会议持续了近两个时辰,最终并未形成任何实质性决议,更多的是各方陈述和试探。散会后,赵擎苍单独留下了凌风。
“凌风,”赵擎苍屏退左右,语气缓和了些,“你是个聪明人。高郡守所言,虽有些苛责,却也不无道理。边将拥兵自重,与番部过往甚密,乃朝廷大忌。你还年轻,前程远大,当谨言慎行,以国事为重。”
凌风心中凛然,知道这是警告,也是提醒。他躬身道:“末将谨记总管教诲。黑石城所为,皆只为保境安民,绝无二心。若朝廷有令,末将无不遵从。”
赵擎苍点点头:“嗯。北凉局势未明,黑石城位置关键,你好自为之。下去吧。”
凌风退出总管府,心中明白,此行虽未撕破脸,但行营和高万山对他的忌惮已更深。未来的路,恐怕会更加艰难。但无论如何,他总算过了这一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黑石城的实力和态度。
从朔风城返回黑石城的路上,凌风的心情并不轻松。行营总管赵擎苍最后的告诫言犹在耳,高万山那阴冷的目光更让他确信,云州方面乃至更高层的北疆行营,对黑石城的快速崛起已然心生警惕,未来的打压和制约只会多不会少。
然而,这种外部压力,反而更加坚定了凌风加速提升自身实力的决心。依靠朝廷的补给和认可终究是镜花水月,唯有自身拥有足够的力量,才能在任何风浪中屹立不倒。
回到黑石城后,凌风第一时间听取了陈大疤关于城防和军务的汇报,一切井井有条,并未因他的离开而产生任何混乱。随后,他便将注意力投向了两个最关键的地方:匠作区和砺锋谷。
匠作区那边,水力机械的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经过无数次调试和改进,第一台实用化的水力鼓风机终于稳定运行起来!巨大的水轮在黑水河的推动下日夜不息,通过一套精巧的齿轮连杆机构,带动着数个巨大的皮囊风箱,为王大锤的铁匠工坊提供了稳定而强劲的风力。炉温得到了精确控制,炼钢的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工匠们也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可以专注于更精细的锻造工作。
刘老根的木匠坊也受益匪浅。水力带动的锯床和钻床,使得处理大型木料的效率成倍增加,守城器械的制造速度明显加快。工匠们的热情空前高涨,开始自发地研究如何将水力应用到更多工序上。一股技术革新的浪潮,正在黑石城的匠作区悄然兴起。
凌风对此大为赞赏,重赏了有功的工匠,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他知道,这种基础生产力的提升,对黑石城长远发展的意义,甚至不亚于打一场胜仗。
而真正让凌风感到安心的,是砺锋谷的进展。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里,暗影指挥官严格按照计划,又成功转化并训练了近百名傀儡士兵。如今,整个“砺锋”军数量已超过四百,完全按照正规军的编制进行管理和操练。
凌风再次秘密进入砺锋谷检阅。四百余名身披特制黑甲、面无表情的战士,肃立在谷中空地上,鸦雀无声,只有山风吹动甲叶发出的轻微摩擦声。他们按刀盾手、长枪兵、弓弩手混编成数个方阵,在指挥官无声的精神指令下,进行着各种复杂的战术演练。阵型变换如行云流水,进攻时如潮水般汹涌,防守时如磐石般稳固。更令人心惊的是那种绝对的纪律性和对伤亡的漠视,仿佛他们不是血肉之躯,而是真正的杀戮机器。
凌风甚至亲自下场,与一队傀儡士兵进行了模拟对抗。他惊讶地发现,这些经过能量初步淬炼的傀儡,单体力量、速度和反应都比普通精锐士兵强上一筹,而且彼此间的配合简直天衣无缝,仿佛共享一个大脑。若非他身手远超常人,又有精神力优势,差点就吃了亏。
“很好!”凌风满意地点点头。这支完全由他掌控的暗影力量,已经成为黑石城最深的底蕴之一。他下令,继续稳妥地扩大“砺锋”军的规模,同时开始尝试训练他们进行小规模的夜间突袭、潜伏侦查等特殊任务。
检阅完毕后,凌风将暗影指挥官叫到一旁,吩咐道:“接下来,我们的目光要放得更远一些。除了继续关注北凉王庭的动向,也要开始留意云州方向,特别是高万山的动静。我需要知道,他接下来可能会用什么手段来对付我们。”
“是!属下会加派人手。”暗影指挥官冷然应命。
带着从匠作区和砺锋谷获得的信心,凌风回到了城主府。他召集了核心成员,简要通报了朔风城之行的经过和结果。
“行营和高万山暂时不会明着对我们动手,但暗地里的绊子绝不会少。”凌风总结道,“我们必须加快脚步。农业上,新粟种要尽快扩大种植面积,争取明年能部分自给自足。匠作上,水力机械要推广到更多工坊。军备上,练兵不能松懈,军械囤积要加速。另外,与西荒黑石峒的关系要进一步加强,可以考虑派一名常驻使者,加深联系。”
众人领命,各自忙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