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栅栏门口,就闻到一股肉香。那肉香浓郁醇厚,直钻鼻腔,让人垂涎欲滴。凌慧正站在熏房门口,往里面添松针呢。她穿着一件朴素的粗布衣服,头发随意地挽在脑后,脸上带着专注的神情。
“回来啦?快看看我这肉熏得咋样。”凌慧笑着招呼道。
凌风探头往里看,挂在架子上的野猪肉泛着油亮的棕红色,表面结着一层薄薄的油霜,闻着就香。“这手艺,比镇上肉铺的还好!”
“那是,你姐我别的不行,做饭还是有点谱的。”凌慧笑得眼角起了细纹,满是自豪地说,“用你新捏的那个带盖的陶罐装,能存到冬天。”
中午饭很简单,煮栗子就着玉米饼子。刚出锅的栗子粉糯香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念儿剥了一个又一个,小嘴里塞得鼓鼓囊囊的,还不忘给凌萍喂一个,给凌风递一个。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凌萍帮她擦了擦嘴角,自己也剥了个,放入口中。那栗子香甜软糯,比去年在村里买的好吃多了。
下午,凌风把栗子倒在竹席上晾晒。阳光洒在栗子上,给它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凌萍则带着念儿在旁边捡栗子壳。小姑娘突发奇想,用线把栗子壳串起来,做成了个项链,挂在脖子上晃来晃去,美得不行。
“萍儿小姨你看,我是小公主!”念儿骄傲地转了个圈,展示着她的“珠宝”。
“可不是嘛,我们念儿是谷里最漂亮的小公主。”凌萍笑着夸她,手里也串了个手链,给念儿戴上。念儿开心得跳了起来,像一只欢快的小鸟。
凌慧没闲着,她找出之前储存的糯米粉,打算做栗子糕。她把煮软的栗子捣成泥,和着糯米粉、少量的糖(这糖是凌风上次去镇上换的)揉成团。那面团散发着栗子的清香和糯米的甜味,让人忍不住想要尝一口。凌慧再用新做的小花模子压出形状,放在蒸笼里蒸。
没一会儿,蒸笼里就飘出甜甜的香气,混着栗子的醇厚,勾得念儿围着灶台转圈圈。
“姨姨,好了没?我闻着好香啊!”念儿着急地问道,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快了快了,再等一小会儿。”凌慧笑着说。她掀开蒸笼盖,里面的栗子糕白白嫩嫩的,还印着好看的花纹,像模像样的,让人看了就食欲大增。
傍晚时分,栗子糕凉透了。凌慧切成小块,装在凌萍捏的那个带花边的小罐子里。念儿拿起一块,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眼睛立刻亮了:“甜的!还有栗子味!太好吃了!”
凌风也拿起一块尝了尝,口感软糯,甜而不腻,确实比单纯的栗子更有滋味。“姐这手艺,真该开个铺子。”
“开啥铺子,给你们几个填饱肚子就行。”凌慧嘴上这么说,脸上却笑开了花,满是幸福和满足。
吃完饭,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就像一幅绚丽的画卷。凌风坐在门槛上,看着念儿戴着她的栗子壳项链,在院子里追着点点跑。点点是一只可爱的小狗,它欢快地奔跑着,时不时停下来汪汪叫两声。凌萍在旁边笑着喊慢点,凌慧则在收拾碗筷,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小曲。
竹席上的栗子在晚风中微微晃动,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熏房里的腊肉还在慢慢变干,新做的栗子糕装在精致的小陶罐里,透着诱人的光泽。
凌风拿起一个晾得半干的栗子,剥开壳扔进嘴里,慢慢嚼着。栗子的香甜混着晚风的清凉,让他心里踏实得很。他想,这大概就是日子该有的样子吧——有吃有喝,有人陪伴,有奔头,哪怕住的是山洞,用的是自己捏的陶罐,也比啥都强。
念儿跑累了,扑进凌萍怀里,小脑袋靠在小姨肩膀上,嘴里还嘟囔着明天要再去捡栗子。凌萍拍着她的背,轻声答应着。远处的溪水潺潺流淌,和院子里的说话声、笑声混在一起,像一首温柔的歌,诉说着这峡谷里宁静而美好的生活。
在这个小小的峡谷里,他们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和家人之间的温暖。每一天,都充满了简单而又真实的快乐。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生活,用爱和关怀守护着彼此。这样的日子,虽然平凡,但却无比珍贵,就像这秋日里的栗子,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