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涅盘》(粤语诗)
文\/树科
古城?夜城?凤凰城
人山!人海!沱江浅……
过桥啲人话:
阿妈跌落水,唔使嗌救命!
揾揾黄永玉,睇睇沈从文
我唔见佢哋去咗边……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2025.8.1.湘省沱江畔
方言镜像中的文化涅盘
——树科粤语诗《凤凰涅盘》赏析
文\/阿蛋
一、方言诗学的当代传承:从《粤讴》到粤语新诗的语言基因
树科此作以粤语为载体的创作选择,实则延续了清代以降广府方言文学的艺术传统。招子庸《粤讴》开创的 \"口语入诗\" 范式在此得到创造性转化 ——\"啲人唔使 揾揾睇睇 \"等方言词汇的密集使用,既保留了《粤讴》\" 通俗接地气 \"的特质,又突破了传统粤讴的情歌题材局限,将方言的表现力延伸至文化批判领域。这种语言选择绝非简单的地域标识,而是构建了独特的审美距离:对粤语母语者而言,\" 唔见佢哋去咗边 \" 的口语化追问饱含生活质感;对非粤语读者,方言的陌生化效果恰好强化了诗作的审视视角。
梁智鸿诗歌中 \"方言俗语增强真实性与亲切感\" 的特质,在树科笔下呈现出更复杂的张力。\"阿妈跌落水,唔使嗌救命\" 的戏谑之语,以粤语特有的俚语节奏消解了灾难场景的沉重,这种反讽式表达与《粤讴》\"一切景语皆情语\" 的象征传统形成对话 —— 正如招子庸以 \"花\" 象征歌女,树科以这句俚语象征古城文化精神的沦丧,方言成为文化批判的隐性利刃。
二、三重意象的解构逻辑:空间、言语与记忆的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