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缓缓开启,门后并非想象中的混沌虚无,而是一片宁静的田园。稻浪金黄,溪水潺潺,远处茅屋炊烟袅袅,仿佛寻常农家景象。但刘云轩一眼看出,这田园中的一草一木都蕴含着完整的大道法则。
\"返璞归真...\"瑶光青莲道体自然舒展,与这片天地产生共鸣,\"这里的大道已臻化境。\"
一位老农从田间直起身,拄着锄头微笑:\"来了?尝尝新米。\"他捧起一把稻谷,谷粒落地即成佳肴,香气中蕴含着大道真谛。
归真情道极境运转,发现这老农看似平凡,实则周身道韵与整片天地浑然一体:\"前辈就是石门守护者?\"
老农摇头:\"守护者?不,我只是个种田的。\"他锄头轻点,稻田中浮现出万道学宫建立的景象,\"当年那几个小子在此悟道,我便给了他们一把种子。\"
刘云轩鸿蒙道心震动:\"所以学宫只是前辈的一场实验?\"
\"实验?\"老农轻笑,\"只是看种子能长成什么样罢了。\"他指向稻田,\"有的稻穗饱满,有的干瘪,都是自然。\"
突然,稻田中一株稻穗剧烈摇摆,化作青衣书生的模样:\"师尊!弟子辜负了您的期望...\"
老农叹息:\"你执着于镇魔,反倒让魔念滋长。\"他袖中飞出一把新种,\"真正的守护,是让万物自然生长。\"
瑶光若有所思:\"所以贪婪之主、万噬魔尊,都是因为过度干预而产生的?\"
\"就像除草太过,反让杂草疯长。\"老农捧起一抔土,\"土壤本无善恶,全在耕种之法。\"
就在这时,整片田园突然虚化,露出背后的真相——这里竟是更高层次存在的\"观道台\"。老农的身影渐渐化作一位手持玉如意的道人,周围田园不过是观道时产生的意象。
\"观察了这么久,也该有个了结。\"道人玉如意轻挥,展现出一条新的道路,\"你们可愿成为新的'观道者'?\"
道路尽头是一座空置的观道台,台上悬浮着观察诸天的宝镜。但刘云轩发现,镜中映照的观察者,同时也被更上层的镜影所观察。
\"观察之上,还有观察。\"归真明悟道,\"这循环可有尽头?\"
道人微笑:\"尽头就在你们心中。\"他声影渐渐淡去,\"要当观察者,还是被观察者,由你们自己决定。\"
三人相视颔首,情理性命体自然交融。他们既不选择观察,也不选择被观察,而是在观察与被观察之间,开创出第三条路——\"同道而行\"。
观道台随之蜕变,化作一艘航行在万道长河中的轻舟。而舟头悬着的风铃,正发出清脆的鸣响,仿佛在呼唤新的航程...
轻舟在万道长河中缓缓前行,两岸浮现出无数世界的缩影。有的世界仙山巍峨,有的世界凡尘熙攘,每个世界都沿着独特的大道轨迹运行。刘云轩发现,这些世界看似独立,实则通过某种玄妙的道韵相互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