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辅警黎明 > 第123章 红线内外与倾城之诺

第123章 红线内外与倾城之诺(1 / 2)

丧尸爆发第十年,公元2036年7月27日,星期六,上午。

地点:广州市,天河核心区,双子星大厦(磐石军政中心主楼),88层,统帅办公室。

上午的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防弹玻璃幕墙,将宽敞冰冷的办公室切割成明暗交织的几何图案。空气中还隐约残留着雪茄的醇厚气息和方才激烈讨论留下的无形硝烟。巨大的乌木办公桌上,那份关于欧洲技术与印度劳动力的初步评估报告随意地摊开着,旁边是喝剩一半的普洱茶,茶汤已凉。

李峰站在窗前,背对着办公室内尚未离开的几位核心成员。他高大的身影在光洁的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楼下,如同微缩模型般的广州城在脚下铺展,街道上车流如织,行人匆匆,高架桥上列车呼啸而过,远处港口塔吊林立,一片繁忙兴旺的景象。这座曾经被死亡和绝望彻底吞噬的城市,如今在他的意志下,重新焕发出惊人的活力。

“欧洲那边,具体的技术清单核实、交换比例、以及后续的‘平衡’策略,林涛,你牵头,会同技术部和战略研究室,一周内给我一份详细方案。”李峰没有转身,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清晰地回荡在办公室里,“记住核心原则:我们要的是技术,是图纸,是核心人才,不是飞地和包袱。用什么武器,支持谁,打压谁,何时加码,何时抽身,分寸你们自己把握。我只要结果——用最小的代价,撬动最大的利益,让那片大陆的混乱,为我所用。”

“明白,将军!”林涛立刻站直身体,神情严肃地应道。他推了推眼镜,脑中已经开始飞速盘算需要召集哪些领域的专家,以及如何构建那套复杂的“离岸平衡”模型。

李峰微微侧头,目光扫向另一边:“印度方面,劳动力输入的规模、管理细则、防疫流程,以及用粮食换取他们基础建设和资源开采权的具体条款,詹姆斯,你和戴维负责去谈。和那些土王、长老们打交道,你比我们在行。”他嘴角勾起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弧度,“底线就一条:自愿原则摆在明面上,实际效果要达到我们的要求。怎么做,你自己斟酌。”

詹姆斯·米勒脸上立刻堆起自信满满的笑容,微微躬身:“将军放心!保证让他们心甘情愿、感恩戴德地把人送过来干活!至于条款,绝对让我们的粮食换回十倍的价值!”他仿佛已经看到那些印度代表在他娴熟的外交手腕和画出的“大饼”面前,如何争先恐后地签下协议。

对于李峰而言,远方的土地和那些难以驯服的人口,并非他当前最核心的关切。他真正在意的是如何将那些土地上的资源和潜力,转化为世安军实实在在的战斗力、科技力和生存力。细节的敲定和执行,交给专业且懂得他心思的人去办即可。

“行了,没什么事就都去忙吧。”李峰挥了挥手,示意会议结束。

众人纷纷躬身告退。王小虎和陈默对视一眼,习惯性地想要跟上李峰,担任贴身护卫。

“今天不用跟着。”李峰忽然开口,语气随意却带着一种不容反驳的意味。他转过身,从衣帽架上取下一件简单的深灰色冲锋衣外套,换下了身上那件略显正式的同色系衬衫。“我随便出去转转,透口气。”

王小虎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看到李峰那平静却深邃的眼神,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只是沉声道:“是,将军。我们就在大厦待命,您随时联系。”陈默则无声地点了点头,如同融入阴影般退后一步。

李峰嗯了一声,没再多言,独自一人走出了办公室,乘坐专属电梯,径直下到地下车库。

没有选择那辆标志性的、重达数吨的黑色凯佰赫战盾防弹车,而是走向一辆看起来相对“普通”的深灰色越野车——虽然其车体依旧采用了复合装甲,玻璃也是防弹级别,但外观上更低调,不那么引人注目。他熟练地打开车门,坐进驾驶位,引擎发出一声低沉有力的轰鸣,驶出了戒备森严的双子大厦地下车库。

车辆汇入天河区宽阔整洁的主干道车流中。周六上午,街上车辆不少,但秩序井然。穿着磐石军制服或市政管理制服的人员在关键路口执勤,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街道两旁,高楼林立,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许多大厦门口挂着各种公司的牌子:“华南精密机械制造”、“珠江三角洲农业技术研发中心”、“世安能源集团”、“舰队资源地球兑换局”……等等。人行道上人流如织,人们穿着虽非光鲜亮丽,但大多整洁体面,脸上带着一种末世中罕见的、专注于自身事务的平静神情。沿街的商铺大多开业,从售卖基本生活物资的国营配给商店,到需要消耗额外“世安币”或贡献点才能光顾的咖啡馆、餐馆、服装店,甚至还有几家看起来规模不小的商城。

李峰放慢车速,目光缓缓扫过车窗外的一切。

眼前的繁华,并非天生。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了六年前,丧尸爆发第四年,他亲率世安军主力,从清远基地誓师东征,一路血战,向着这座被遗忘的南国巨城发起决死冲击。

记忆的画卷带着血腥与焦糊的气息展开:沿途经过的河源、惠州、东莞、深圳……哪一座城不是人间地狱?废墟断壁,尸骸枕藉,变异植物疯狂吞噬着残破的街道,野兽和丧尸在荒废的车辙间游荡。每一座城市都有盘踞其间的势力,有的是末世军阀,有的是狂热教派,有的是纯粹依靠暴力生存的匪帮。他们并非没有反抗,机枪、土炮、甚至简陋的毒气弹……世安军的钢铁洪流遭遇了顽强的、各式各样的阻击。

但最终,所有的反抗都在世安军绝对优势的火力、严明的纪律和高效的战术配合下土崩瓦解。主战坦克的履带碾过街垒,武装直升机的火箭弹洗地般清除着顽固火力点,精锐的侦察兵和特战小队在巷战中逐屋清理……子弹、炮弹、还有燃烧弹,将一切敢于阻挡的力量连同藏匿的丧尸一同化为焦土。

记忆最深的是刚进入广州老城区时的景象:浓郁的、几乎令人窒息的腐臭气息扑面而来,那是数以百万计尸体堆积腐烂后渗入大地、融入空气的味道。曾经繁华的商业街破败不堪,废弃的车辆锈蚀成了铁骷髅,堆积在路口,长满了苔藓和蔓藤。污水横流,垃圾堆积如山,老鼠和变异生物在其中穿梭,发出窸窣的声响。高大的写字楼如同失去灵魂的巨人,黑洞洞的窗口仿佛无数绝望的眼睛。丧尸的嘶吼声此起彼伏,在城市废墟中形成令人毛骨悚然的回声。

为了清理这座巨城,世安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士兵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顶着恶臭和无处不在的死亡威胁,用火焰喷射器、重机枪、爆破装置,一个街区一个街区地推进,一栋楼一栋楼地清剿。推土机和工程车辆紧随其后,将废墟和尸骸推平、深埋或者运走焚烧。建立隔离墙,铺设净水系统,恢复电力供应,组建巡逻队,搜救零星幸存者,镇压小股溃兵和匪徒的骚扰……整整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投入了无法计量的资源和人力,才初步将这座巨大的死亡巢穴,从丧尸和混乱手中夺回,奠定了重建的基础。

而如今,六年过去了。昔日的尸山血海之上,矗立起了高达五十米、厚度惊人的巨型复合装甲城墙——“南天壁垒”。墙内,街道被重新规划,干净整洁;损毁的建筑大多被修复或推倒重建,新的高楼拔地而起;来自世安军控制区各地、甚至更远地方的幸存者被有序安置,依据技能分配工作,领取配给,用劳动换取更好的生活;学校和医院重新开办;由世安军监管、允许私人资本在一定范围内参与的商业活动也逐渐繁荣起来。

这一切的秩序与繁华,如同一个脆弱的奇迹,建立在累累白骨和无上铁腕之上。李峰的目光掠过那些欢声笑语、拎着购物袋的年轻人,掠过写字楼里忙碌的白领,掠过工地上的塔吊……这一切,都是他一手缔造的。他是这座新生城市的上帝,也是其最冷酷的守护者。

他驾驶着车辆,驶入一条更加繁华的商业街。这里霓虹闪烁,巨大的全息广告牌播放着最新款通讯器或合成食物的广告。街道两旁,购物中心、品牌专卖店、高级餐厅、甚至还有一家规模不小的电影院门口都排着队。许多店铺的招牌旁,都醒目地悬挂着由磐石军徽变形而来的“世安优质商户”或“磐石信用认证”的金属牌匾,这是获得官方认可、信誉和商品质量都有保障的标志。

李峰看着这一切,眼神平静。他并不反对商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其发展。商业能促进物资流通,激发生产活力,提供就业岗位,增加税收(以世安币和实物形式),让这座巨大的城市机器运转得更加润滑。那些精明的商人,无论是末世前遗留的富豪,还是后期崛起的弄潮儿,只要他们遵守他定下的规则,在划定的红线内活动,他乐见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