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结束的突兀,山坳重归死寂,只有金属残骸上偶尔跳动的电火花发出细微的“滋滋”声,证明着刚才并非幻象。臭氧与金属灼烧的淡淡气味混杂在废土浑浊的空气里,增添了几分硝烟未散的余韵。
赵志成拄着重盾,喘了几口粗气,踢了踢脚边一只彻底瘫痪的机械蜘蛛:“这些东西,看着唬人,但好像没那么经打?比‘收割者’差远了。”
“它们不是为高强度正面战斗设计的。”陆岩蹲下身,仔细查看着那只被他用能量脉冲瘫痪的机械蜘蛛残骸,“希望”核心微微发亮,辅助他进行扫描分析。“更像是巡逻和警戒单位,依靠程序指令和能量武器进行区域拒止。而且,年代太久远了,它们的系统和结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变。”
林晓走到他身边,看着那复杂而精密的机械结构,轻声道:“但它们依然在执行着不知多少年前设定的指令……《终末协议》……听起来就很绝望的名字。”
陆岩站起身,目光再次投向那中心平台和巨大的圆形纹路。“了望塔”、“信标”、“群星之眼”……这些词汇在他脑海中盘旋。他走到平台边,这一次,更加仔细地观察着。
平台表面,除了积尘,还有一些极其细微的、几乎与平台材质融为一体的接口和纹路。刚才他手掌接触时引发的短暂反应,似乎消耗了这平台最后的一点活跃能量,现在它彻底沉寂了。
“刚才它提到了‘第七号了望塔’和‘信标’。”陆岩沉吟道,“结合这个平台的结构,我怀疑这里不仅仅是一个通讯节点,它本身就是一个信标,一个用于定位或者……被定位的装置。”
“被谁定位?‘群星之眼’?”赵志成走过来,疑惑地问,“那又是什么?另一个遗迹?”
“信息太少,无法确定。”陆岩摇头,“可能是某个更大的监控网络,也可能是……‘万物方舟’上的某个系统。”
方舟这个词让三人都沉默了一瞬。那横亘于历史与传说之间的庞然大物,始终是他们所有行动绕不开的核心。
陆岩尝试再次将手按在平台上,并主动引导“希望”核心输出一丝微弱的、模拟刚才感知到的平台能量特征的脉冲。
这一次,平台没有任何反应。仿佛最后的生机已经耗尽。
“能量耗尽了?还是核心部件损坏了?”林晓问道。
“可能兼而有之。”陆岩有些失望,但并未气馁。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那些建筑残骸上。“或许,我们可以从这些附属建筑里找到一些线索,比如能源模块或者日志存储设备。”
三人立刻分头行动,在这片不算太大的遗迹残骸中仔细搜寻起来。
大部分建筑内部都已被岁月和恶劣环境侵蚀得空空如也,只剩下金属框架和剥落的墙皮。赵志成在一处半坍塌的房间里找到了一些锈蚀成一团的、无法辨认原貌的金属器械;林晓则在一些角落发现了早已碳化的有机物残骸,或许是昔日操作人员的遗骸,轻轻一碰便化为飞灰。
就在搜寻似乎一无所获时,陆岩在一处位于平台侧后方、保存相对完好的低矮建筑内有了发现。这个房间没有窗户,内部陈设简单,只有一个嵌入墙壁的控制台和一排排早已黯淡无光、大部分都已破碎的信息屏幕。
控制台表面覆盖着厚厚的灰尘,但整体结构看起来还算完整。陆岩小心地吹开灰尘,露出了
“‘希望’,尝试连接,读取可能残存的任何信息。”陆岩低声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