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层次差距(1 / 2)

“卡莫纳工人党”这个词汇,如同一个被激活的开关,在麦威尔混乱的大脑中触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在随后的几天里,他仿佛进入了一种梦游般的工作状态。

他不顾医生的劝阻和身体的疲惫,强行要求更多的纸笔。

然后,他像一个被设定好程序的自动书写机器,开始伏案疾书。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有时流畅,有时会因为记忆的断片或思维的阻滞而长时间停顿。

他写下的内容,关于党的性质、纲领、组织原则,竟然与他当初在农场汽车旅馆里,向雷诺伊尔等人阐述的思想核心惊人地一致:

一个以卡莫纳工人、农民和进步知识分子为基础的先锋队组织;目标是驱逐科伦帝国主义及其傀儡南方政府,实现卡莫纳的真正独立与民主重建;强调纪律、奉献和与民众的鱼水之情。

这仿佛不是他在“创作”,而是他破碎的记忆深处,那些最核心、最顽固的信念碎片,在被“建党”这个指令激活后,自发地流淌、汇聚、成型。

当他终于写完最后一笔,放下笔,看着那叠写满字迹的纸张时,脸上并没有完成一项重要工作的释然或成就感。

只有一种……仿佛耗尽了某种能量的空虚和疲惫。

他完成了又一个“任务”。

但紧接着,一种更深沉、更无力的茫然席卷了他。

他让伊万将那份他刚刚“写出来”的纲领交给雷诺伊尔,然后,几乎是机械地,重新拿过了那张铺在床边桌板上的、标注得密密麻麻的卡莫纳缓冲区地图。

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一寸寸地掠过那些被红色(科伦)和深蓝色(南方军)标记覆盖的区域。

科伦的前沿观察哨、南方军的屯兵点、被控制的交通枢纽、疑似电子侦听站……

敌我力量对比的悬殊,像冰冷的数字,在他脑中无情地滚动。

他试图在自己的记忆库中搜索,寻找能够借鉴的历史经验。

一些模糊的、关于东方大国反抗外侮的片段闪过脑海——广袤的敌后战场、灵活机动的战术、依靠民众的汪洋大海……

但很快,一种更清醒的、基于逻辑分析的认知,如同冰水般浇灭了他刚刚燃起的一丝微弱火光。

时代不同了。

他痛苦地意识到,联盟与科伦之间的差距,并不仅仅是装备表上那些看似“只差了半代”的武器参数。

4A1卡宾枪与AK-74N的差距,或许可以通过士兵的勇气和训练弥补。

但真正的鸿沟,在于作战模式的本质区别。

科伦已经进入了以信息为主导、多域(陆地、海洋、空中、太空、网络、电磁频谱)融合的新型联合战争模式。

他们的作战,是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链、无人机群(UAVs)、卫星侦察、电子战(Ew)飞机、网络攻击等手段的高度协同。

一个前线侦察兵通过激光指示器标记目标,数据瞬间通过战术网络传递给几十公里外的Ah-64“阿帕奇”直升机或后方炮兵群,几分钟内,精确制导弹药就能摧毁目标。

而联盟呢?

他们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传统的地面侦察、有线通讯(容易被切断干扰)、以及牵引式火炮的概略射击。

他们与科伦的战争,就像是拿着燧发枪的线列步兵,试图对抗拥有坦克、飞机和无线电的现代化军队。

虽然双方在物理上存在于同一片战场,但在战争的“维度”上,却存在着巨大的、几乎无法逾越的层次差距。

当年,东方的革命者们与他们的敌人,至少在战争的基本模式——步兵、炮兵、有限的空中支援——上还处于同一个层次。

以弱胜强,依靠的是战略、战术、意志和民众支持。

可现在……

麦威尔的大脑疯狂运转,试图找到一个突破口,一个能够弥补这巨大鸿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