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批准打击(1 / 2)

又过了两天,瓜雅泊军港依旧维持着调整后的、相对节制的战备状态,如同一个收紧核心、降低消耗以应对漫长寒冬的刺猬。

德尔文的策略似乎起到了一些效果,士兵们的疲惫感得到了一定缓解,但那种被无形牢笼困住的压抑感依旧无处不在。

与此同时,在百公里外,庞大的“肯尼迪”号航母指挥中心(cIc)内,气氛则显得冷静而高效。

巨大的战术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瓜雅泊军港及“北极星号”的实时动态,包括其雷达开关机规律、电子信号特征以及人员活动分析。

一名情报分析官向航母战斗群指挥官威廉姆斯少将汇报:“将军,目标区域守军在过去48小时内明显调整了战备模式。他们降低了雷达扫描频率,实行了人员轮休,似乎在采取一种……持久防御的姿态。德尔文佩特罗夫看来不打算主动挑衅,而是打定主意要和我们长期耗下去。”

威廉姆斯少将微微点了点头。他并不意外。

德尔文的资料显示他是一个谨慎且坚韧的指挥官,不会轻易被威慑压垮或引诱出击。

“他们想当缩进壳里的乌龟,”威廉姆斯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但这改变不了他们资源有限的事实。每过去一天,他们的燃料、食物和士气都在消耗。而我们……”

他指了指屏幕上代表己方补给线的绿色箭头,“可以无限期地维持下去。”

然而,纯粹的等待也并非科伦的风格。他们需要确保压力持续且有效,并随时准备应对任何意外。

“向战区司令部发送情况更新,”威廉姆斯命令道,“汇报当前对峙态势,评估目标采取长期固守策略,短期内无主动出击迹象。请求下一步行动指示:是继续维持当前威慑封锁态势,还是授权采取进一步‘压力测试’行动,例如,派遣小规模舰艇或飞机进行抵近侦察,试探其反应阈值,或实施更严格的海上拦截检查,进一步压缩其心理和物理空间?”

他的请求清晰明了。科伦的军事机器讲究精确和授权,他需要上级的战略指导来确定下一步的“拧紧螺丝”的力度。

是继续这样不温不火地围困,还是开始施加更直接、更具挑衅性的压力,以加速其内部崩溃的过程?

电文通过加密频道迅速发往科伦驻卡莫纳南方政府军区司令部。指挥链高效运转,等待着来自更高层级的决策。

科伦驻卡莫纳南方政府军区司令部内,威廉姆斯少将发回的情报更新和请求被迅速呈递到高层军官会议上。

巨大的电子沙盘上,瓜雅泊军港的孤立态势与内陆拉祖沃斯山脉的“囚笼”清晰可见。

“德尔文选择了最麻烦的应对方式,”一位负责战略规划的准将皱着眉头,“持久防御。这意味着我们可能需要花费比预期更长的时间来‘饿死’他们。而时间,在国际舆论和特维拉可能介入的背景下,并非完全站在我们这边。”

“我们之前的‘囚笼’和威慑策略是为了以最小代价解决问题,”另一位上校接口,“但如果对方铁了心要当钉子户,消耗我们的时间和战略注意力,那么继续维持这种高成本的航母威慑,其性价比就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