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队的勘查车静卧在废品收购站斜对面的坡地后,引擎熄灭的瞬间,周遭只剩夏虫的鸣唱和晚风扫过树叶的沙沙声。
陆则趴在车窗边,目光锁定那辆印着“塔寨农产品合作社”的货车,车厢门紧闭,却能隐约闻到一股若有似无的化学气味,和记忆中某种制毒原料的味道隐隐重合。
“痕检确认有甲基苯丙胺合成残留,晶体样本已经封装,正按流程送市技术科。”耳机里传来队长压低的声音,“后院下水道口发现新鲜轮胎印,顺着水流方向排查,下游三公里处有个废弃码头,疑似货物中转点。”
祁同伟掏出手机,调出绿藤市物流分布图:“这个收购站的注册信息挂在昌明集团旗下,而废弃码头去年刚被高明远的远通集团承包,说是要建仓储中心,至今没动工。”
陆则指尖在手机屏幕上划过,高明远的名字和林耀华的名字在脑海中重叠。这两人一个掌控绿藤的黑恶产业链,一个垄断地下制毒网络,若说毫无关联,绝无可能。
“先查物流链。”他沉声道,“让技术队盯紧收购站的货车,看看它们到底是往塔寨送,还是往远通集团的地盘运。另外,把样本悄悄留一份,找可靠渠道送省厅,别全走本地流程。”
祁同伟点头:“明白,免得中间出岔子。”
两人刚回到市区,就接到了政法委的通知:第二天上午召开扫黑禁毒工作推进会,要求所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陆则心里清楚,这是各方势力借机摸底的局,既要看他的态度,也要探他的底牌。
第二天的会议室里,座无虚席。
王政坐在主位,面色威严;何勇坐在一侧,手里拿着厚厚的工作汇报,神情严肃;马云波身着警服,身姿笔挺,正低头核对禁毒队近期的办案数据,看起来一丝不苟;
而角落里,高明远作为特邀的本地知名企业家带着秘书悄然落座,一身休闲装,却自带不容小觑的气场,偶尔和身旁的市发改委主任陈文泽低声交谈几句。
“陆副市长刚到绿藤,先听听各部门的工作汇报,再谈谈你的想法。”王政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
何勇先汇报了扫黑工作进展,语气客观:“目前已查处三起涉恶团伙案,主要涉及寻衅滋事、非法放贷,但这些都是外围势力,背后的保护伞还在排查中。至于塔寨村,因宗族势力复杂,村民抵触外来调查,暂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接着是马云波发言,他抬起头,声音清晰有力:“禁毒队近期破获两起零星贩毒案,抓获毒贩五人,缴获冰毒约三百克。经审讯,毒贩供述货源来自‘合作社’,但具体是哪一家、背后是谁,还在深挖。
目前已对市区及周边二十三家‘农产品合作社’进行初步排查,暂无明确指向。”
陆则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他——马云波的汇报条理清晰,甚至主动提及“合作社”这条线索,看起来毫无破绽,但他眼底深处那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让陆则想起了记忆中那个被软肋束缚的身影。
只是,没有任何证据支撑,这仅仅是猜测。
高明远这时轻笑一声,插话道:“王书记,各位领导,远通集团愿意为扫黑禁毒出一份力。我已经让公司法务部整理了旗下合作企业的名单,凡是涉及‘合作社’模式的,都可以提供给警方核查,绝不藏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