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钗头凤(2 / 2)

原本已经要涣散的人心,随着李凡在故事中爆出一首词牌开始,迅速被重新凝聚了回来。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这词,应景,应情,更是故事中的陆游当时情绪所寄托之处。”

场外的观众可能一时半会儿听不出诗词的好坏。

只觉得李凡牛比坏了而已。

但现场的老头老太可都是这方面的行家。

他们对故事中的男女爱恋其实并无多大感触。

毕竟已经过了慕少艾的年纪。

只不过因为是李凡在说,所以,他们才会耐着性子听着。

然而,随着这首词在故事中念出。

原本大家只觉平淡的故事情绪,瞬间就变得波澜起伏了起来。

因为这首词,他们总算代入到了故事中陆游的情绪变化之中。

也代入到了李凡从一开始说起的故事情节之中。

如此一来,他们才更能体会到这首词所要表达的情绪。

“这首词字字泣血,道尽了陆游对唐婉的思念、对分离的悔恨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於佳颖也被李凡故事中的这首词给震撼到了。

很明显,不管是陆游与唐婉的故事,还是这一首【钗头凤】,都是大家不曾听过看过的。

之前李凡以“尽信书,不如无书”堵她的嘴,於佳颖也被说服了。

真以为李凡说的这个故事,是她孤陋寡闻,才没有听说的。

可如今看来,这个故事完全就是对方杜撰的。

是为了给这首词的创作,所以编排了这样一个故事出来。

这家伙,真不愧是小说作者出身。

为了这点醋,愣是包了这盘饺子。

只是,如果他是想用这样的手段,来回应她出的题目。

可这,也并非是“悼亡”主题,最多只能算是“悼念”。

悼念那段无法挽回的爱恋回忆。

“大家别急,故事还没结束呢!”

见一首词已经把大家的情绪引爆,李凡不由得嘴角一翘。

他的大招可远没有结束。

而听到他这话,所有人也立马收声,连直播间的评论区都安静了下来。

只听李凡继续说道:

“唐婉看到陆游的题词后,内心受到极大触动,不久后也作了一首词与之相和。

词牌名曰,【钗头凤·世情薄】。”

“又是一首【钗头凤】!”

“我靠,大爷牛比大发了。”

“以词互诉情衷,大爷笔下的才子才女,才是真正的才子才女。

谁说大爷这个故事是现在的那些狗血言情可以比拟的。

别的不说,你叫那些作者,先能在故事中写首打油诗来看看。”

评论区又疯狂了,不过更多的人保持着缄默。

因为他们还等着欣赏李凡的这另一首【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一个的词充满悔错落寞之意,一个更是倾诉了自己在礼教压迫下的痛苦、对命运的无力以及强颜欢笑的伪装。

如此环境之下,唐婉能写出这样一首和词,这怕是倾尽一切了。”

於佳颖看向李凡,声音中带点沙哑。

“这两首都不算是‘悼亡’题材,所以,这不是你今天要作来回应我的诗词,对吧?”

虽是疑问句,但於佳颖已经非常肯定了。

不等李凡回应,她又接着说道:“我有些后悔提这种题材了,不然唐婉应该不会是这个结果的。”

看着如此感性的於教授,李凡只想说,故事的结果在另一个世界就已经确定了。

你们只有听到,和没听到两种选择而已。

如果不提这个题材,那他就不会拿这个故事出来说了。

但此刻,该来的,还是得来。

他收敛了下情绪,毕竟这不是一个hE的故事,他要真像余老师那样,快乐留给自己,悲伤送给观众,怕真会被打的。

周围可都是长辈,他还不能躲。

所以,还是好好把故事讲完就好。

他清了清嗓子后继续说道:“此次的重逢与和词,耗尽了唐婉最后的心力,此后她便一病不起,不久后郁郁而终,年仅二十多岁。”

“唐婉的去世,成为陆游心中永远的痛。此后数十年,陆游始终无法忘记唐婉。

当年迈的他又一次来到沈园,看着沈园墙壁上依旧保留着的两首【钗头凤】。

思念的情绪,宛若决堤的江河,让他再也克制不住自己。

悲恸之中,他挥墨写下了一首悼亡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