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魂震贞观 > 第709章 传说落幕留余韵

第709章 传说落幕留余韵(2 / 2)

年轻的母亲眼圈微红,紧紧握住孩子的手,低声道:“是啊,皇帝爷爷去了很远的地方。但他和爹爹一样,是为了保护我们,保护我们的新家。你要记住这个地方,记住这些雕像,他们都是为了让我们能安稳生活而付出过的人。”

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看着那纪念碑,眼中闪过一丝懵懂的敬意。或许在他长大后的某一天,会真正明白这纪念碑、这城市名称背后所承载的重量,而那源自贞观、历经万载淬炼的龙魂精神,便在这无声的传承中,悄然延续。

远离权力中心的某个古老书院。

山清水秀,云雾缭绕,这里仿佛未被万载时光与星际征伐过多打扰。一位耄耋之年的老儒,曾是神都大学的教授,晚年辞官归隐,在此着书立说,教导乡梓子弟。他并非修士,寿命将尽,却精神矍铄。

明宗驾崩的消息通过通讯法阵传来时,他正给一群孩童讲解《贞观政要》。闻此讯,他沉默良久,让学子们自习,自己则颤巍巍地走到书院后的山崖边,眺望着云雾下若隐若现的田园村落。

一名跟随他多年的年轻书童,担忧地上前:“先生,节哀。”

老儒摇了摇头,脸上并无过多悲戚,只有看透世事的沧桑与一丝淡淡的慰藉:“老夫非为一人之逝而悲。明宗皇帝,承前启后,外御强虏,内修德政,可谓一代明君。然,帝王将相,终是历史长河中的浪花。老夫所思者,是这万载大唐,这龙魂一脉,其精神气韵,是否真已深入我唐民之骨髓?”

他指着山下那片安宁的景象:“你看这炊烟,这稼穑,这琅琅书声。万载之前,贞观盛世,百姓所求,不过如是。万载之后,星海征伐,科技魔法,光怪陆离,然百姓所求,归根结底,仍是安居乐业,传承不息。圣皇祖之龙魂,明宗皇帝之坚守,其所护者,无非是这寻常百姓家的烟火气罢了。”

书童若有所思。

老儒缓缓道:“传说会落幕,英雄会老去,王朝亦有兴衰。但只要这寻常百姓心中,尚存一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份于逆境中不肯屈服的韧劲,一份对家国的认同与责任,那么,圣皇祖点燃的那缕龙魂,便永不熄灭。这,才是真正的‘传说’,才是超越了一切具体人事、流淌在文明血脉中的……永恒余韵。”

数日后,老儒安然离世,无疾而终。他留下的最后一部手稿,名为《龙魂浅释》,并非记载帝王功业,而是从史籍典籍、民间传说、甚至乡野俚语中,梳理那“不屈、开拓、守护”的精神如何潜移默化,影响着一代代唐民的言行与选择。

明宗李慕仙的陵寝,依其遗诏,并未大兴土木,而是选址在长安远郊一处清幽的山谷,与自然融为一体。下葬之日,天降细雨,润物无声。没有浩大的仪仗,只有皇室成员、核心重臣以及部分来自各界、深受其精神影响的代表,静默送行。

新皇李弘业亲自捧土覆棺,那一刻,他仿佛感受到祖父那沉稳而充满期许的目光,正穿越了时空,落在他的肩上。

雨丝如织,笼罩着山谷,也笼罩着这座历经万载风霜的神都。一个时代,随着明宗的入土为安,正式落幕。属于李弘业的新纪元,在细雨蒙蒙中,悄然而至。

传说已然落幕,但那由李渊于贞观年间点燃,历经万载传承,由无数英雄与凡人共同铸就的龙魂精神,其悠长的余韵,却依旧在这片星空下,在每一个唐民的呼吸间,绵绵不绝,回荡不息。它提醒着后人,征程永无终点,传奇,永远在下一个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