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魂震贞观 > 第695章 李治继位开新元

第695章 李治继位开新元(1 / 2)

烽火位面群的战事,如同一个不断渗血的伤口,持续消耗着仙唐神朝的精力与资源。混沌的侵蚀并非简单的军事入侵,它扭曲空间,污染灵脉,腐化心智,其所过之处,法则崩坏,万物凋零。尽管有阿斯加德的狂战士、教廷的圣殿骑士、奥林匹斯的英雄乃至更多盟族的援军协同作战,但面对那仿佛源自宇宙本源之暗的混沌洪流,防线依旧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吴王李恪坐镇前线,凭借其沉稳的指挥与日益精深的修为,硬生生在数个关键位面顶住了混沌领主们一波强过一波的进攻。龙鳞卫的盾墙数次濒临破碎又数次重组,龙啸营的箭矢几乎从未停歇,龙影则在阴影中与混沌的腐蚀性低语和无形魔物进行着更为凶险的搏杀。战争陷入了残酷的拉锯。

然而,就在这烽火连天之际,一个无法抗拒的自然法则,悄然降临于神朝的核心,长安。

曾经,这里是李渊晚年静修、偶尔召见重臣之地,如今却弥漫着沉重与哀戚。殿内缭绕着安魂定神的龙涎香,但再珍贵的香料,也无法驱散那源自生命本源即将燃尽的衰败气息。

高宗李治躺在龙榻之上,面色灰败,往日威严的眉宇间此刻只剩下深深的疲惫与一丝不易察觉的释然。他的生命之火,在执掌这个庞大帝国近两百年后,终于走到了尽头。纵有龙魂潜移默化的滋养,有无数延寿灵药,也无法真正违逆那冥冥中的大限。

榻前,跪满了人。

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等皇子皇女皆泣不成声。魏王李泰、吴王李恪站在最前方,两位亲王亦是眼眶泛红,面露悲戚。李泰身形更显佝偻,李恪风尘仆仆,甲胄未脱,身上还带着一丝来自前线战火的硝烟味。

内阁首辅狄仁杰、军机大臣裴行俭、龙武卫大将军尉迟宝琳、钦天监监正袁客师等核心重臣,以及部分德高望重的宗室元老,皆肃立一旁,神情凝重。

“都……起来吧。”李治的声音微弱,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目光缓缓扫过自己的子女,最终落在李泰和李恪身上。

“四哥……三哥……”他艰难地开口,“朕……大限已至。这万里江山,亿兆黎民……还有,皇祖父留下的基业……就要……托付给你们……和显儿了。”

李泰上前一步,握住李治冰凉的手,老泪纵横:“陛下……老臣……定当竭尽残躯,辅佐新君,不负圣皇祖与陛下之托!”

李恪单膝跪地,甲叶铿锵,声音沉痛而坚定:“陛下放心,臣在,边境便在!混沌之祸,必不得踏入神朝腹地!”

李治微微颔首,目光又转向狄仁杰、裴行俭等人:“怀英,守约……尔等皆是国之柱石……新政未竟,万界未靖……需……需用心辅佐……”

“臣等誓死效忠神朝,辅佐新君!”众臣齐声应诺,声震殿宇,带着无比的沉重与决心。

最后,李治的目光落在了太子李显身上。李显连忙爬上前,握住父亲的手,泣不成声:“父皇……”

李治看着这个性格稍显仁弱,但在自己多年悉心教导与历练下已渐趋沉稳的儿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最终化为一片澄澈:“显儿……为君者,当……持重守成,亦需……开拓之心。内抚万民,外御强敌……遇事不决,可问……可问亚父与皇叔,咨于……众卿……切记……龙魂不息,大唐……永昌……”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终,握着李显的手缓缓松开,眼眸中的神采如同燃尽的星辰,渐渐黯淡下去。这位承前启后,在永恒皇李渊超脱后,将仙唐神朝带入稳定发展并成功抵御初期混沌入侵的帝王,溘然长逝。

殿内,悲声大作。

长安神都万籁俱寂,唯有低沉的丧钟响彻云霄,白色的幡幢取代了往日绚丽的流光。不仅仅是唐民,许多盟族的使者亦自发参与悼念,他们深知,这位看似不如其父霸烈的高宗皇帝,实则是维系当前神朝稳定与联盟格局的关键人物。

国丧期满,便是新皇登基大典。

这一日,天空阴沉,仿佛也在默哀。然而,当吉时已到,新皇李显身着赶制完成的、略显宽大的玄黑冕服,头戴十二旒冕冠,在文武百官、宗室亲贵、万国使节的注视下,一步步踏上通往永恒圣殿最高祭坛那漫长的玉阶时,一缕阳光顽强地刺破云层,恰好笼罩在圣殿与那尊巨大的李渊雕像之上。

雕像脚下的龙魂仿佛活了过来,发出一声低沉而悠远的龙吟,与圣殿周围肃立的龙魂禁军身上的龙气隐隐共鸣。这异象让所有观礼者心中一震。

祭坛之上,魏王李泰作为宗室最长者,吴王李恪作为军方代表,分立两侧。狄仁杰手持先帝遗诏,朗声宣读,声音通过法阵传遍神都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