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任者已定,传承道统已立,宇宙秩序井然。李渊能清晰地感知到,自身与这方天地的联系正在变得愈发微妙,一种源自更高维度的呼唤与吸引日益清晰。超脱之机已近在眼前,但在踏出那最终一步之前,他尚需进行最后的安排,如同远行的旅人,需将家中一切打理妥当,方能安心离去。
月华如水,静静流淌在寂静的神都长安。李渊并未在庄严肃穆的朝会上进行最后的安排,而是于深夜,在紫宸殿后的观星台上,设下简单的茶席,只召来了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等寥寥数位最核心的臣子。
没有侍从,只有星空与清风为伴。李渊亲自执壶,为几位老臣斟上清茶。茶水并非凡品,而是以万象源光温养的“悟道叶”所沏,氤氲之气中仿佛有星河流转。
几位老臣看着眼前这位气息愈发深邃缥缈、仿佛下一刻就要化风而去的陛下,心中百感交集,纵有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李渊看着他们,目光温和,打破了沉默:“今日唤诸卿前来,非为议政,只是闲话。你我君臣一场,历经生死,共创此局,转眼已是万载。”
房玄龄捧着温热的茶杯,指尖微微颤抖,这位以沉稳着称的宰相,此刻声音也有些沙哑:“陛下……臣等,实不忍……” 他说不下去,只是深深低下头。
杜如晦接口,语气带着一种难言的沉重:“陛下开辟之盛世,亘古未有。臣等虽得陛下传承,然……大树将倾,独木难支。陛下若去,臣等心中……空落无所依。” 他说的“大树”,并非指秩序将崩,而是指李渊这座他们仰望、依赖了太久的精神支柱。
李靖没有说话,只是紧紧握着茶杯,指节发白,这位铁血军神,此刻眼中也流露出如同即将失去主心骨般的不安。
李渊看着他们,轻轻叹了口气。他理解他们的心情。他不仅是皇帝,更是导师,是这片天地秩序的化身。他的离去,对于这些追随他一生、已将忠诚与信仰完全寄托于他身上的臣子而言,无异于天塌地陷的前兆。
“痴儿。” 李渊的声音带着一丝罕见的温和笑意,“朕非陨落,乃是超脱。尔等如今,亦非昔年凡俗。玄龄、克明,尔等已得‘文心烛照’,当知文明传承,非系于一人之身;药师,你已承‘战神兵主’之志,当明守护之责,在于信念,而非某位具体之人。”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璀璨星空,语气变得悠远:“这宇宙,这秩序,非朕一人之私产。它属于万界众生,亦属于尔等,属于后世无数秉承秩序之念的生灵。朕,只是开辟者,是奠基人。未来的路,需要你们,需要治儿,需要万界众生,自己去走,去开拓。”
他举起茶杯,以茶代酒:“今日,朕以茶相敬。敬过往峥嵘岁月,敬诸卿耿耿忠心,更敬……这秩序长存,未来可期!”
房玄龄等人闻言,心中巨震,仿佛某种执念被悄然点破。他们看着李渊那平静而充满期许的目光,一股新的责任感与勇气自心底涌起。是啊,陛下将他们引领至此境,赐予他们传承与力量,不正是为了这一天吗?
四人齐齐举杯,眼中含泪,却目光坚定,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一切尽在不言中。
翌日,李渊于万界虹桥之巅,进行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法则层面安排。
他引动万象源核之力,将《秩序法典》的核心准则、联盟的基本架构、万界通衢的运转逻辑、乃至“万法源殿”的传承选拔机制,彻底锚定、编织进了多元宇宙的底层法则之中。
这意味着,即便他离去,这套秩序体系也将如同宇宙的自然规律一般自行运转、自我修复、缓慢演进。除非出现能从根本上颠覆宇宙法则的存在,否则这套体系将拥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稳定性。它不再完全依赖于某个至高存在的意志维持,而是成为了宇宙本身的“物理定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