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魂震贞观 > 第591章 安抚降兵稳人心

第591章 安抚降兵稳人心(2 / 2)

“尔等既已归附,便须遵守仙唐律法。以往天庭旧习,若有欺压同袍、中饱私囊者,今日起,一律禁绝!现有粮饷物资,皆按人头公平分配,若有克扣短缺,可直接向程知节将军或我等禀报,一经查实,严惩不贷!同时,尔等也需自我约束,不得滋事斗殴,不得散播谣言,违者以军法论处!”

他明确划出了红线,也给予了申诉的渠道,开始将混乱的降兵纳入新的管理体系。

对于数量更多、情况更复杂的仙官群体,安抚策略则更具针对性。仙唐并未将他们与普通天兵混编,而是单独划出区域安置,并根据其原本的司职和态度,区别对待。

对于那些精通炼丹、炼器、阵法、医药等技术性仙官,万象天工学院的学者们主动前来接触,以探讨学术的名义,交流心得。起初这些仙官还心存戒备,但当他们看到仙唐拿出的、融合了符文科技的新式丹方、器谱时,不少人的眼睛亮了起来。学术的吸引力,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派系之争。仙唐趁机抛出橄榄枝,邀请他们加入工学院或太医署,待遇从优,并承诺其学术研究将得到支持。这对于许多在天庭郁郁不得志或只求钻研技术的仙官而言,无疑是巨大的诱惑。

对于那些擅长管理、文书、律法的文职仙官,则由房玄龄亲自出面,与他们探讨治理之道,并暗示未来仙唐疆域扩大,急需熟悉天规律法的人才。这是一种更为长远的招揽。

当然,也有顽固不化者。如太阴星君的少数死忠,或一些自视甚高、仍对旧天庭抱有幻想的仙官,他们或沉默对抗,或言语间充满讥讽。对于这些人,仙唐采取了冷处理的方式,不虐待,但也不予重用,将其暂时“养”起来,隔绝其影响力,等待时间消磨其意志。

安抚降兵的过程中,自然也少不了程知节这类角色的“特色”发挥。他时常拎着酒葫芦在降兵营里转悠,看到有气馁颓废者,便上前蒲扇般的大手一拍,嗓门洪亮:

“咋的?一个个蔫头耷脑的!仗打输了不丢人,丢人的是输了志气!俺老程当年也是降将出身,跟了陛下,如今不也吃香的喝辣的?只要你有本事,肯出力,仙唐就有你的位置!是条汉子,就挺起胸膛来,养好伤,将来在战场上把面子挣回来!总比现在这副熊样强!”

他话糙理不糙,带着一股江湖草莽的直率与义气,反而让一些性格耿直的降兵更容易接受。

而真正起到定海神针作用的,是来自长安未央宫的一道明发谕旨。旨意由房玄龄在降兵大会上当众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天庭无道,以致倾覆。今仙唐代天巡守,抚育万灵。凡归附之天庭旧部,无论兵将仙官,但能洗心革面,恪守新法,皆为朕之子民。一应待遇,与仙唐将士等同。有功者赏,有才者用。愿还乡者,发放路资;愿留下者,量才录用。若有冥顽不灵,暗行不轨者,天宪无情,决不姑息!钦此!”

这道旨意,明确了政策,给出了出路,也划定了底线。尤其是“待遇等同”、“量才录用”八字,极大地安抚了人心。许多原本彷徨无措的降兵仙官,终于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开始真正考虑融入新的体系。

安抚工作并非一蹴而就,但仙唐通过物质保障、秩序重建、区别对待、榜样引导以及明确的政策宣示,一步步地瓦解着降兵的抵抗意志,稳住了动荡的人心。校场上,虽然依旧能看到对过往的眷恋与迷茫,但更多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新生的试探性期待。

房玄龄与杜如晦站在高处,望着逐渐恢复生气的安置区,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与一丝欣慰。安抚降兵,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如何将这些力量真正整合,如何应对可能的内部分裂与外部威胁,才是更大的考验。但至少,一个相对稳定的开端,已经奠定。

而在那些看似已被安抚的降兵中,是否所有人都真心归附?某些深处,是否还隐藏着不甘与阴谋?混沌的阴影,又是否会利用这权力交接的脆弱期?暗流,依旧在平静的表面下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