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帝静室中的疑虑,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尚未来得及扩散,一场更为剧烈、更为深远的震动,便以无可阻挡之势,席卷了整个三十三天!
这震动,并非寻常的地动山摇,而是源于天庭统治核心的法则层面,是气运衰颓、信仰动摇、内部纷争所引发的连锁反应,是这座亘古神权巨塔发出的、令人心悸的结构呻吟。
首先感受到异常的,是那些依附于天庭核心法则而存在的秘境与洞天。
在那遥远的第三天,有一座名为“万芳圃”的仙境,这里四季如春,百花盛开,永不凋零。然而,就在某一个瞬间,这片原本充满生机的地方,却突然发生了一场令人震惊的变故。
万芳圃中,那些奇花异草,无论是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牡丹,还是代表着“清静无为”的莲花,都在同一时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靡。牡丹的花瓣边缘卷曲,失去了往日的娇艳;莲花池中的水也泛起浑浊,不再清澈见底。更令人惊讶的是,那株由王母娘娘亲手栽种、蕴含着无量寿元的蟠桃母树分枝,此刻竟然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霞光黯淡,枝头几颗本应饱满莹润的蟠桃,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干瘪了几分。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百花仙子和一众花仙们惊慌失措。她们心急如焚,纷纷施展出自己的法术,想要滋养这些仙植,让它们恢复生机。然而,无论她们如何努力,这些仙植的状况都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仿佛支撑它们存在的本源法则正在逐渐流失。
第七天,原本平静的天河弱水突然泛起了涟漪,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搅动一般。原本清澈的水面开始变得浑浊,浪涛不断地冲击着堤岸,发出呜咽般的声响,仿佛是在诉说着什么秘密。
镇守天河的天蓬元帅站在堤岸上,眉头紧紧地皱起。他能感觉到弱水深处那股亘古的沉静之力正在变得躁动不安,这种变化让他心生警觉。他凝视着水面,仿佛能透过那浑浊的浪涛看到水下隐藏的秘密。
水下似乎有无数被镇压了万古的怨念与魔影在蠢蠢欲动,它们不断地撞击着封印,想要冲破束缚重见天日。天蓬元帅的脸色越发凝重,他知道这些怨念和魔影一旦脱困,将会给天庭带来巨大的灾难。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天蓬元帅下令天兵们加强巡逻,密切关注弱水的变化。然而,尽管天兵们在天河两岸来回巡视,那种不祥的预感却始终笼罩在每一个天河守军的心头,让他们感到不安。
第十五天,阳光如往常一样洒在兜率宫前,那尊作为太上老君象征的青铜古鼎,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已经存在了千万年。这尊古鼎常年吞吐着紫金八卦炉氤氲之气,散发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
然而,就在这一天,古鼎突然发出了一声沉闷的嗡鸣,这声音如同来自远古的呼唤,让人不禁心生敬畏。鼎身之上,原本流转着的玄奥符文,此刻也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影响,速度骤减,甚至在某些地方出现了几处极其细微的、仿佛岁月侵蚀造成的暗淡斑点。
负责看守丹炉的金银童子听到这声嗡鸣,都不约而同地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面面相觑,脸上露出惊愕的表情。他们不明白这尊古鼎为何会突然发出这样的声音,更不知道鼎身上的符文为何会出现暗淡斑点。
金银童子心中都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们觉得这可能是某种不祥的预兆。而此时,他们也察觉到宫中往日那令人心静的玄妙道韵,似乎淡薄了一丝,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悄悄地改变着这里的一切。
这些异象,如同高烧病人体表的零星疱疹,预示着内在的严重病变。而真正的“高烧”与“寒颤”,则直接作用在了天庭的行政与军事中枢。
凌霄宝殿的朝会,已然无法正常进行。不再是争论,而是常常陷入一种诡异的僵持与混乱。太阴星君一派的仙官,对任何需要资源倾斜向边境防御或混沌研究的议案,都采取了消极拖延甚至公开反对的态度,言辞激烈处,几乎是指着紫薇星君的鼻子斥责其“资敌”、“丧权”。而紫薇星君的支持者则据理力争,强调混沌威胁的迫在眉睫。玉帝高坐其上,有时会强压怒火,维持表面平衡;有时则因心力交瘁或某种更深层次的顾虑,而显得犹豫不决,导致政令不畅,许多关乎防务的重要决策迟迟无法落实。
托塔天王李靖伤势未愈,却不得不强撑病体,试图重整天兵。然而,他发现军心涣散的程度远超想象。底层天兵中流传着各种悲观论调,对上级的命令阳奉阴违,训练懈怠。更严重的是,各部天将之间因之前的战败和责任推诿,产生了深刻的隔阂与不信任。一支失去了灵魂和凝聚力的军队,即便装备依旧精良,也不过是泥塑木雕。
信仰之力的衰减,成为了压垮骆驼的又一根重要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