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魂震贞观 > 第546章 内部矛盾始爆发

第546章 内部矛盾始爆发(1 / 2)

仙唐这台庞大的战争与统治机器,在外部高歌猛进、鲸吞八方之际,其内部长期被高速发展和辉煌胜利所掩盖的诸多矛盾,终于如同地底奔涌的岩浆,找到了压力的薄弱点,开始猛烈地喷发出来。李渊“人人如龙”的宏愿与急速扩张的国策,在创造空前繁荣与力量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撕裂着旧有的社会结构,激化了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冲突,孕育出了足以撼动国本的深刻危机。

长安,皇城,紫宸殿。

一场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激烈、更加针锋相对的朝会正在进行。争论的焦点,并非外敌,而是内部日益尖锐的资源分配与权力结构调整问题。

“陛下!”一位出身山东寒门、因精通新式算学而被破格提拔的户部郎中,激动得满脸通红,手持玉笏的手都在微微颤抖,“如今帝国岁入虽巨,然开支更为浩繁!西征大军每日耗费如山如海;虚空开拓与‘镇远堡’维系,需持续投入天量资源;万象天工学院及各州郡‘启明堂’普及修炼,更是无底洞一般!而各地税收,却因战乱、改制、以及…以及诸多免税特权(他隐晦地看了一眼勋贵集团),迟迟难以大幅增长!长此以往,国库恐有掏空之虞啊!臣恳请陛下,下令核验天下田亩,清厘隐户,并…并议一议‘功勋贵族’之封邑赋税减免条例,是否应予…调整?”

此言一出,如同在滚油中泼入了一瓢冷水,瞬间炸锅!

“放肆!”一位身着紫色朝服、须发皆白的老臣立刻厉声呵斥,他是太原王氏的代表,亦是开国元勋之一,“黄口小儿,安知治国之艰?功勋贵族之特权,乃陛下酬功之举,国之柱石,岂容轻易动摇?核田清户,更是扰民乱政,徒然引发地方动荡!眼下当务之急,是开源,而非节流!应加大对新附之地的征税力度,而非盘剥旧臣!”

“盘剥?王公此言差矣!”另一位来自江南士族、同样因新政而得重用的年轻御史立刻反驳,“新附之地本就民心未定,强行横征暴敛,岂非逼其再生变乱?如今内部挖潜,方是正途!更何况,如今朝中诸多要职,仍被…被某些只知抱残守缺、不通新学之人把持,效率低下,贪腐时有发生,这难道不是最大的浪费吗?”他意有所指地扫过那些传统门阀出身的官员。

“你说谁抱残守缺?!”

“谁贪腐?拿证据来!”

“尔等寒门骤贵,便如此目中无人吗?”

朝堂之上,迅速分化成两派,甚至多派。以传统关陇贵族、山东士族为代表的“旧勋”集团,与凭借军功、新技术、新治理理念上位的“新贵”集团(包括寒门官员、归化异族才俊、学院系技术官僚)之间的矛盾彻底公开化、白热化。双方围绕着权力、资源、话语权,展开了赤裸裸的攻讦。

龙椅之上,李渊面沉如水,静静地看着这纷乱的场面,并未立刻出声制止。他深知,这是发展必然带来的阵痛,压制绝非良策,但如何引导和平衡,却关乎国运。

然而,朝堂之争,仅是冰山一角。更大的危机在地方和军队中酝酿。

河西,凉州。

一场骚乱刚刚被驻军血腥镇压下去。起因是官府为了保障西征军和长安的供应,再次提高了今年的粮赋和“修炼资源特别捐”,并强征民夫前往西域修筑新的“龙气共鸣塔”。本地百姓虽因仙唐到来而生活有所改善,但沉重的负担依旧让他们不堪重负,尤其是那些修炼资质低下、无法通过从军或修炼改变命运的平民,怨气最深。

“凭什么那些老爷们就能享用无尽的资源修炼?凭什么我们的子弟就要被征去西域吃苦受累?仙唐的恩泽,难道就只有这些吗?”类似的言论在民间悄悄流传。

虽然骚乱被镇压,但仇恨的种子已然埋下。当地官员奏报中“民心不稳”四字,背后是无数压抑的怒火。

军中,矛盾同样尖锐。

一支由凉州本地子弟和新附波斯人混编的部队中,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冲突起因仅是因为分配“培元丹”时,一名唐人士兵抱怨“为何要分给这些昨日之敌”,而一名波斯裔士兵则反唇相讥“若无我们带路,你们早在沙漠里渴死了”。口角迅速升级为械斗,虽然很快被军官弹压,却反映了军队内部日益严重的身份隔阂与资源争夺。

那些最早跟随李渊起兵、修炼《军用进阶版》功法已久的老兵,看着新来的、甚至曾是敌人的异族士兵也能获得修炼资源,心中难免不平。

而那些凭借高亲和度迅速提升、却缺乏战阵经验的新锐,又对那些占据着中高层职位、却可能修炼进度已缓的老兵颇有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