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清冷刚直的声音响起:
“陛下!臣有异议!”
众人看去,正是魏征。他眉头紧锁,脸上并无喜色,反而带着深深的忧虑。
“玄成有何不同见解?”李渊看向他,并无不悦。
魏征深吸一口气,拱手道:“陛下之策,于军事、于资源,确为老成谋国之道。然,陛下是否想过,‘划定疆域,禁绝仙凡’之诏令一旦颁布,于民心士气,将产生何等影响?”
他踏前一步,声音激昂起来:“天下万民,皆乃陛下子民!河西将士、剑南百姓,此刻正浴血奋战,期盼王师!陛下若明诏划分‘净土’与‘边陲’,岂非明告边陲之民,尔等已被暂时舍弃?此举恐寒了天下忠义之士之心!更会予天庭以口实,污蔑陛下只图自保,不顾苍生!届时,边陲人心离散,或降或逃,仙唐失却大义名分,纵保有长安一隅,又与割据诸侯何异?望陛下三思!”
魏征的话语,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房玄龄、杜如晦脸上的喜色褪去,露出了深思。李靖也沉默下来。确实,军事上的策略,不得不考虑政治和民心的影响。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李渊身上。
李渊静静地看着魏征,片刻后,忽然微微一笑:“玄成之忧,乃老成谋国之言,朕心甚慰。”
他话锋一转,语气却陡然变得无比强硬和自信:“然,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朕并非舍弃边陲,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坚守!若边陲之民因此便心生怨望,投降天庭,那便说明其心不诚,非我仙唐赤子,弃之亦不足惜!”
“但朕相信!”他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感染人心的力量,“朕相信那些与我华夏子民共抗妖蛮的义士!相信那些在魔物肆虐下依旧不肯低头的英魂!他们需要的,不是空洞的承诺和遥远的大军,而是实实在在的支援和希望!朕给予他们功法,给予他们认可,给予他们关键时刻的强力援手!这,比一句轻飘飘的‘王师将至’更有力!”
“至于天庭污蔑?”李渊冷哼一声,“历史由胜利者书写!待朕扫平寰宇,重整乾坤之时,今日一切,皆乃圣君雄主之韬略!何须在意宵小之辈一时之诋毁?”
“朕意已决!”他斩钉截铁,“即刻拟旨,明发天下:仙唐疆域,划分净土、边陲!净土之内,禁绝仙凡,擅入者斩!边陲之地,许其自治抗敌,凭功绩可获得仙唐敕封与支援!另,颁布《边陲功勋令》,凡边陲军民,抗敌有功者,功勋记录在案,将来可凭功勋入净土,或兑换赏赐,甚至…死后优先接入英灵殿!”
魏征看着陛下那坚定而充满自信的眼神,张了张嘴,最终将劝谏的话咽了回去,深深一揖:“陛下…圣虑深远,非臣所能及。然,臣仍请陛下于诏书中,多加抚慰之语,明示陛下与边陲军民同心之意,以免生乱。”
“准。”李渊点头,“此事便由玄成你亲自执笔,务必要写得既显决断,又怀仁德。”
“臣,领旨!”魏征肃然道。
很快,一道蕴含着仙唐法则意志和人皇权威的诏书,再次传遍长安,并通过各种隐秘渠道,艰难地向外界扩散。
诏书内容再次引起轩然大波。有人不解,有人担忧,但也有人,特别是那些身处险境的边陲军民,在收到那蕴含着微薄龙气加持的功法口诀和《功勋令》细则后,反而爆发出更强的斗志!
“陛下没有放弃我们!他给了我们力量和希望!”
“杀敌!攒功勋!将来去长安,或者死了也能进英灵殿!”
“跟这些狗日的妖蛮拼了!”
仙唐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自己的力量和组织力,渗透向那广袤而危险的边陲之地。
而就在诏书颁布后不久,李渊再次来到英灵殿最高处,俯瞰着被金色光晕笼罩的“净土”疆域。他双手结印,沟通龙玺与法则网络,开始真正实施“禁绝仙凡”的界限。
“以朕之名,仙凡之禁,立!”
一道无形的、却坚韧无比的法则屏障,沿着金色光晕的边缘缓缓升起,如同一个倒扣的琉璃碗,将仙唐净土笼罩在内。从此,未经允许,一切超凡存在,皆难踏入半步!
也就在这屏障彻底成型的瞬间,长安城外某处荒山,一道试图悄悄潜入的扭曲魔影,骤然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在纯净的法则之光下如同冰雪般消融殆尽。
李渊感应到这一切,眼神冰冷。
“界限已清。接下来,便是清理门户了。”
他的目光,投向了长安城内,某些依旧暗流涌动的角落。
划疆禁仙凡,不仅是对外,也是对内整顿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