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魂震贞观 > 第438章 百姓遭殃民聊生

第438章 百姓遭殃民聊生(2 / 2)

“分……分出一部分粮食给他们!”王校尉几乎是咬着牙下达了这个违背军令的命令。

士兵们愣住了。

“校尉!这是军粮!”

“执行命令!”王校尉吼道,“分出三车!立刻!然后我们马上离开!”

粮食被扔下,流民们如同饿狼般扑上去争夺,甚至为此再次厮打起来。车队得以艰难地再次启程,每个人的心情都沉重无比。

王校尉回头望去,那片混乱的、为了一点粮食而自相残杀的人群,仿佛比面对妖魔时更让他感到恐惧和悲哀。

民,已不聊生。

类似的场景,在帝国各处上演。

恐慌如同瘟疫,从受灾严重的地区向周边蔓延。流言四起,有的说皇帝失德才引来天罚,有的说朝廷就要完了,有的说某某地方有神仙下凡救世,引得大批百姓盲目逃亡。

物价飞涨,尤其是粮食和盐。一些奸商趁机囤积居奇,大发国难财。地方豪强则趁机兼并土地,逼迫失去家园的百姓卖身为奴。

虽然朝廷全力清剿妖魔,虽然龙影卫在不断斩杀挑拨离间的细作,但秩序的崩塌和民心的涣散,却非一朝一夕能够挽回。

长安,两仪殿。

李渊的面前,除了军报,更多的是来自各道州的民生奏章。上面触目惊心地记录着流民数量、粮价、土地抛荒、瘟疫萌芽(由于尸体处理不及)的数据。

房玄龄声音沉重:“陛下,妖魔之患虽渐被遏制,然民生之多艰,已甚于祸乱本身。若不能尽快安定地方,恢复生产,流通商贸,恐……恐生内变啊!届时,无需天庭动手,帝国自身恐将……”

杜如晦补充道:“且各地平叛、剿匪、救灾,耗费巨大,国库存粮及银钱消耗极快,虽已有江淮漕粮紧急北运,然运河不时受阻,杯水车薪。”

李渊沉默地听着,手指在地图上那些标注着“饥”、“乱”、“流民”的区域划过。他能够调动龙影卫斩杀妖魔,能够命令大军平定叛乱,却无法用刀剑让田地里瞬间长出庄稼,无法用圣旨让受惊的百姓立刻安心。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作为一个帝王,在面对这种席卷天下的系统性灾难时,那种超越军事力量的无力感。天庭这一手,真正打在了他的七寸上。

“玄龄,克明。”李渊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朕知道。妖魔要剿,叛军要平,但民生,更是根基。”

“拟旨:”

“一、即刻从皇家内帑拨付钱粮,于各道灾情严重处设立粥棚,全力赈济灾民,绝不可出现易子而食之惨剧!”

“二、命户部、工部,即刻组织流民,以工代赈!修缮水利、道路、城池,朝廷管饭并发放工钱!”

“三、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者,凡查实,家产充公,主犯斩立决!”

“四、派遣得力干员为观风使,巡视地方,整肃吏治,严惩趁乱盘剥百姓之贪官污吏!”

“五、令太医署组织更多医官,携带药物,深入乡村防治瘟疫,所需药材,由朝廷统一调配!”

他一连串下达了多条旨在恢复民生、稳定社会的旨意,甚至不惜动用自己私库的钱财。

“可是陛下,”房玄龄担忧道,“内帑虽丰,然如此巨大消耗,恐也难以为继,且西线军费……”

“西线战事,朕另有打算。”李渊打断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如今重中之重,是稳住内部,保住民心!民心若失,万事皆休!钱粮没了可以再挣,人心散了,就什么都没了!”

他走到殿外,看着虽然依旧繁华但却隐隐弥漫着不安气氛的长安城,沉声道:“天庭想用这种方式拖垮朕,逼朕屈服。朕偏要让他们看看,什么是众志成城!袁天罡!”

“臣在!”

“通告天下:朕,与百姓同在!妖魔鬼怪,不足为惧;艰难困苦,终将过去!凡我大唐子民,当信朝廷,勿信流言,坚守家园,共度时艰!”

皇帝的旨意和话语,通过朝廷驿站和钦天监的传讯法阵,迅速传遍四方。粥棚设立了起来,以工代赈的队伍开始组织,几颗囤积居奇的奸商人头落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惶惶的人心。

然而,创伤已然造成。田野依旧荒芜,村庄依旧冷清,失去亲人的哭声依旧在夜风中飘荡。

百姓依旧在苦难中挣扎求生。

帝国的根基,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劫难中,正承受着最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