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坊的角落里,甚至还有一个小组在尝试拆解一柄缴获的、镶嵌着惨绿色宝石的邪术师法杖。一名不小心接触了宝石黑气的工匠,手臂瞬间开始发黑溃烂,发出痛苦的惨叫,立刻被旁边的修士用符水救治、隔离。
“凶险!极度凶险!”负责的将作少监抹了把冷汗,“但其能量运转方式,与天使的纯粹秩序截然相反,更偏向于扭曲、腐蚀、吞噬生命元气的邪路。或许……能以毒攻毒?”
数日后,两仪殿偏殿。
一场高度机密的小型会议正在召开。参与者仅有李渊、袁天罡、李淳风、以及兵部尚书侯君集(代表军方需求)。
袁天罡和李淳风详细汇报了初步研究成果,将作监的代表也呈上了试验记录和新绘制的图谱。
李渊静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锐利地扫过那些描绘着奇异能量结构、符文序列的图谱,以及那些盛放在特制容器中的、散发着微弱却令人不安波动的样本。
“……综上所述,”袁天罡总结道,“西方此等‘神性’力量,体系严密,等级森严,其根基在于对外部‘信仰源能’的汲取与绝对‘秩序规则’的构建。优点在于力量提升可能较快,且中低阶单位似乎可以批量‘制造’或‘召唤’。但其弱点亦十分明显:一怕信仰源头动摇;二怕至阴至秽之力侵蚀其秩序结构;三怕更高层次的规则干涉(如陛下之龙气或混沌意志);四,其力量似乎缺乏灵动与变通,过于依赖预设之‘程序’。”
李淳风接口道:“反之,其敌对之‘暗日教团’邪力,则走向另一极端,阴毒诡谲,善于侵蚀心智、扭曲生命,似与某种深渊或负面能量源连接。其与圣光之力似是死敌,相互克制。”
李渊缓缓开口:“也就是说,西方并非铁板一块,其内部,神性与邪力,亦存在尖锐矛盾?”
“正是!”袁天罡肯定道,“此或可为大唐所用。”
“研究成果,能否尽快转化为我军战力?”侯君集更关心实际问题。
“已有初步方向。”李淳风回答。
“一,可基于‘癸水阴煞’、‘地秽之气’等原理,加速开发‘破邪箭’、‘焚煞符’的升级版本,专攻天使类存在之防御。
二,可尝试炼制能散发干扰‘信仰链接’波动之法器,或可削弱其实力。
三,对那尊被俘天使……或许可尝试进行有限度的‘沟通’或‘解析其信息存储’,但风险极大,需陛下圣裁。”
李渊目光最终落在那盛放圣焰冠冕残骸的盒子上,沉默片刻,决断道:
“准卿等所奏。集中资源,优先开发针对性的破邪武备,列装镇西军。”
“对俘虏及残骸的研究,以安全为第一要务,循序渐进,朕要的是成果,不是无谓的损失。”
“至于那尊四翼天使……”李渊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暂且维持禁锢,加深研究。或许将来,它不仅能告诉我们西方神系的秘密,还能成为一把……插入他们内部的钥匙。”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向西方:“西方神系……以信仰为食,以规则为锁……这条路,朕不取。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们的力量,将成为大唐磨砺自身、迈向更高层次的磨刀石!”
“传令镇西大都护府,留意收集一切西方超凡事物及相关典籍。朕要在长安,建立起一座囊括万邦超自然知识的‘天工开物院’!大唐的未来,不仅要疆域极盛,更要在这条超越凡俗的道路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通天之道!”
帝国的战争机器在庆功后并未停歇,而是转向了一个更加深邃、更加未知的领域。对西方神性的研究,如同在黑暗中点燃的一盏灯,虽然微弱,却照亮了大唐走向更高层次力量体系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