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魂震贞观 > 第392章 疾风淬刃

第392章 疾风淬刃(1 / 2)

李渊那源于河图洛书的、关于末日劫波的沉重预感,如同最急促的战鼓,轰然敲响在帝国的心脏。不再仅仅是推测与预警,而是一种迫在眉睫、清晰无比的倒计时。整个大唐帝国,这台刚刚经历惨烈外战、正致力于内部休养生息的庞大机器,在李渊意志的强行驱动下,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呻吟,随即以一种近乎自毁般的疯狂节奏,开始了超负荷的运转。所有的目标都指向一个,在那未知的、却必将到来的终极危机面前,活下去!

两仪殿,已不再是议政之所,更像是一个风暴眼,一个发布最高战争指令的中枢。灯火彻夜通明,人员进出匆匆,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李渊坐镇其中,脸色苍白如纸,眼下的乌黑显示出极度的疲惫,但他的眼神却锐利如鹰,仿佛燃烧着生命的最后火焰。一道道加盖了皇帝玉玺和兵部、户部、工部大印的朱红色急令,如同雪片般从中飞出,传递帝国四方。

“旨意:全国即刻起进入‘备异’状态!一切事宜,为应对天地异变让路!”

“旨意:取消所有非必要工程,集中所有工匠、物料,优先供给钦天监及各军工坊!”

“旨意:加征‘备异税’,商税、矿税、盐铁税暂提三成!宗室、勋贵、百官俸禄减半发放,内帑除必要用度外,全部拨付钦天监!”

“旨意:令各道、州、府、县,即刻统计辖内所有地下掩体、坚固建筑、深山洞穴,绘制成图,拟定紧急疏散预案,报备朝廷!”

这些命令,条条触及国本,牵动无数利益,若在平时,必将引起朝野震动,激烈反对。但此刻,在李渊那不容置疑的、甚至带着一丝末日狂热的意志下,以及那逐渐从高层向下渗透的恐怖预感中,整个帝国的官僚体系表现出了惊人的执行力(或者说被迫的执行力)。反对的声音被强行压下,所有的阻力都在“备异”这个大旗下被强行碾碎。

钦天监,成为了这场全民备战风暴的真正中心。这里已然人满为患,除了原有的道士、算学博士,更有从各地紧急征召而来的巧匠、医师、炼丹师、甚至是一些民间所谓的“异人”。

袁天罡和李淳风几乎住在了那巨大的“星煞破邪阵”基盘上,周围堆满了演算稿和能量晶石。两人眼窝深陷,形销骨立,道袍沾满了油污和墨迹,时常因为一个符文节点的优化或一个能量公式的争论而面红耳赤,甚至声音嘶哑地咆哮。

“不对!坤位能量引流必须增加一个缓冲回路!否则下次引导更强的能量流,阵法本身会先崩溃!”

“缓冲回路会增加响应时间!零点三息的延迟可能就是一场灾难!必须优化核心符文的瞬时能量承载力!”

马周则统领着算学团队,成为了整个研发体系的“大脑”和“标尺”。他们负责将所有天马行空的设想转化为冰冷的数据模型,进行无数次模拟推演。

“袁真人提供的第七版防护阵能量模型,经过推演,覆盖长安一城的能耗需要抽干三条中型灵脉!不可行!必须压缩防护范围或降低防护强度!”

“李大人提出的‘清净化生符’设想,理论净化效率百分之三十五,但绘制成功率仅万分之七,无法量产!需要优化绘制工艺或寻找替代材料!”

他的话语如同冰冷的冷水,不断浇灭着不切实际的幻想,逼迫着研究走向更现实、更残酷的方向。

而魏王李泰,则在这场危机中找到了前所未有的“乐趣”。他的思维不受任何条条框框限制,各种奇思妙想(或者说疯狂念头)层出不穷。

“为什么一定要用能量对抗能量?能不能做一个巨大的‘吸尘器’,把那些鬼东西吸进去?”

“能不能抓一个活的‘污染体’来研究?看看它到底怕什么?”

他甚至试图将“猛火油”的爆燃特性与净化符文结合,搞出一种“爆炸净化弹”,在一次试验中差点把半个试验场炸上天,被袁天罡黑着脸强行叫停,罚他去计算新型护甲材料的应力分布。

压力、争吵、失败、偶尔的微小突破……在这里交替上演。每个人都透支着自己的精力与智慧,与时间进行着一场绝望的赛跑。

帝国的军工体系,开足了马力。

将作监下属的各大工坊,炉火日夜不熄。他们不再大量生产普通的刀剑铠甲,而是根据钦天监提供的图纸和数据,疯狂地生产着几种东西:

基于“金鳞甲”简化而来的、附加了基础“清心”、“坚固”符文的制式胸甲和头盔,优先装备京畿部队和各地巡检。

特制的、能有效隔绝已知“污染”能量渗透的密封帐篷和防护服,虽然笨重,却是处理污染点的必备之物。

大量生产标准化的“监测符盘”,下发至各地,用于初步检测环境中的异常能量浓度。

以及……根据马周团队优化后的图纸,试生产小型化的、可移动的“星芒发生装置”的零部件,虽然核心能源和控制系统仍是难题,但基础工作必须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