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魂震贞观 > 第386章 烽烬孤城

第386章 烽烬孤城(1 / 2)

怛罗斯城,这座曾经丝路上的繁华枢纽,如今已彻底化为一片焦土与废墟的死寂之地。硝烟尚未完全散去,如同冤魂般缠绕在断壁残垣之间。空气中弥漫的气味令人作呕,浓烈的血腥、尸体高度腐烂的恶臭、火焰灼烧后的焦糊、以及一种更深沉的、仿佛渗入大地骨髓的死亡气息。

城墙早已不复存在,只剩下几段勉强矗立的、布满裂痕和巨大缺口的土坯,无声地诉说着曾经承受的疯狂冲击。城外,原本的荒野被无数次的冲锋与反冲锋践踏得泥泞不堪,颜色是一种诡异的暗红。尸骸堆积如山,层层叠叠,唐军的玄甲与大食的白袍、葛逻禄的皮袄混杂在一起,再也分不清彼此,唯有盘旋的秃鹫和食腐的乌鸦,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啼叫,享用着这场饕餮盛宴。

胜利了。

但这胜利,苍白而沉重,仿佛是用整个帝国的鲜血浇灌出来的一朵恶之花。

李世民在程知节和侯君集的搀扶下,艰难地行走在这片人间炼狱之中。他每走一步,脚下都可能踩到僵硬的肢体或滑腻的内脏。他身上的创伤多达十余处,简单包扎的布条已被血浸透,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睛,依旧燃烧着劫后余生的火焰,却也更添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沉重与沧桑。

幸存的唐军士卒们,如同从地狱边缘爬回的鬼魅,麻木地清理着战场。他们眼神空洞,动作机械,看到熟悉的同泽尸体时,才会偶尔爆发出一两声压抑不住的呜咽,随即又很快被死寂吞没。没有人欢呼,没有人庆祝,巨大的伤亡早已抽干了所有的喜悦,只剩下无尽的疲惫与悲伤。

“王爷,初步清点……”李靖的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清,他的一条胳膊用绷带吊在胸前,脸上多了一道深可见骨的伤痕,“我军……出征时四万三千安西健儿,加上后续补充……如今……如今还能站着的,不足八千……重伤者……逾两千……”他说不下去了,这个以冷静着称的军神,眼角也忍不住湿润了。这些都是跟随他多年的百战精锐,是大唐经营西域的基石,如今十去七八!

侯君集猛地一拳砸在旁边半截焦黑的木桩上,拳头瞬间皮开肉绽,他却毫无所觉,只是低吼道:“值吗?!就为了这座破城?!老子宁愿不要这功劳,换弟兄们回来!”这位悍将第一次对胜利的价值产生了质疑。

李世民停下脚步,看着眼前一片狼藉,缓缓闭上眼,深吸了一口带着浓烈死亡味道的空气,复又睁开,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值。我们必须守住这里,不是为了这座城,是为了告诉所有人,大唐的疆土,寸步不让。弟兄们的血,不会白流。他们的名字,将刻上凌烟阁,他们的家小,帝国荣养一世。”

他的话安抚了众将,但每个人心头那沉甸甸的巨石,并未移开。

“救治伤员,收敛遗体,尽可能辨认……就地火化,骨灰带回中原。”李世民下达着命令,语气沉痛,“统计战果,上报朝廷。还有……找到苏烈的遗体,厚葬。”他想起了那位浴血奋战、身被数创最终力竭而亡的骁将。

就在这时,一骑快马飞驰而来,马上骑士滚鞍落马,呈上一封密信:“王爷!王玄策大人急报!”

李世民精神一振,立刻接过。王玄策此时来信,必与吐蕃局势最终走向有关。

信中的内容,让李世民紧锁的眉头稍稍舒展,却又露出一丝复杂的感慨。

王玄策汇报:象雄王孙率部返回吐蕃后,以其“援唐抗大食、清君侧”的大义名分,迅速获得了众多不满禄东赞统治的贵族和苯教势力的响应,势力大涨。禄东赞虽仍控制着逻些部分区域和精锐军队,但已无力压制全国,吐蕃事实上陷入了东西对峙的分裂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