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魂震贞观 > 第335章 九五龙域

第335章 九五龙域(2 / 2)

“陛下!”李淳风率先上前,激动地汇报,“陛下以龙魂淬炼万民信念之举,不仅破除了邪物,更极大地纯化了涌入的信念之力,防御大阵压力骤减!如今邪秽已除,是否可逐步解除大阵,以免过度消耗?”

李渊却摇了摇头,目光深邃地望向长安城:“暂且维持最低限度运转。此阵经此一役,已与万民信念及人祖圣祠绑定。暂且留着,或另有妙用。”

他心中已有模糊的想法:这经过他龙魂淬炼加持过的大阵,或许可以成为一个持续的、温和的信念汇聚与反馈系统,既能守护城池,也能潜移默化地强化他与帝国的联系,甚至……辅助修行?

然而,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多久,现实的挑战和暗处的波澜随即涌来。

首先便是李渊身体的实际状况。回到两仪殿,屏退左右,只留下最核心的几人后,李渊再也压制不住灵魂深处的疲惫与震荡,猛地吐出一小口泛着金光的鲜血!

“陛下!”众人大惊。

“无妨……”李渊摆摆手,擦去嘴角血迹,盘膝坐下,缓缓调息,“灵魂承载过巨,有些损伤,需要时间调养。而且……”他微微蹙眉,“朕能感觉到,与万民信念的连接并未完全切断,仍有丝丝缕缕的杂念不断涌入,虽被龙魂自动淬炼,但亦是一种持续的负担。”

这意味着,他从此再也无法完全“清净”了。他的修为、他的状态,将与大唐的国运、与百姓的民心,彻底绑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房玄龄忧心忡忡:“陛下,此法虽威力无穷,然似有绝大隐患。若遇天灾人祸,民心动荡,岂非直接反噬陛下?”

“所以,朕更不能懈怠。”李渊眼中闪过锐光,“必须让这大唐,一直强盛下去,让百姓,一直安居乐业!这便是朕的‘道’!”

其次,是关于战利品和后续处理的争论。

镇异司从地宫废墟中找到了一些未被完全摧毁的、带有西域风格的邪神祭祀器物碎片、以及部分前隋皇室秘档。如何处置这些物品,引发了分歧。

魏徵主张:“此等邪物,当尽数销毁,以免遗祸人间!”

而李淳风却建议:“陛下,此物虽邪,然其上符文、能量结构或许有研究价值,尤其是关于那异域邪神的信息……不如由镇异司封存研究,或可知己知彼。”

李渊最终采纳了李淳风的建议,但严令必须确保绝对安全,并由他亲自施加封印。

更大的波澜,来自于佛道两派内部以及朝野之外。

法琳等僧侣开始私下宣扬:“若非陛下最终采纳佛门护持心神之法,岂能成功?此役,佛门之功当居首位!”试图争夺话语权。

楼观台尹真人也对龙虎山执掌都功印大出风头感到不满,返回山中后,竟开始联合一些隐修宿老,质疑张子祥“轻借祖器,有违祖训”。

而真正让李渊警惕的,是来自东海的、通过特殊渠道直接送达他案头的一份来自龙宫“敖钦”的私人信笺。

信笺上用词客气,甚至带着几分恭维,恭贺大唐皇帝陛下铲除邪魔,并对其“另辟蹊径,以人皇之尊纳信仰淬己身”的“创举”表示“惊叹”。但信笺最后,却轻描淡写地提出:鉴于陛下已初步掌握“纳念淬魂”之妙法,龙宫愿与大唐开展更深层次的“修行交流”,并希望就“东海灵脉节点与大唐沿海信仰辐射范围的划分”进行“友好磋商”。

这看似友好的提议,背后却透着龙族深深的忌惮和重新划界的野心!他们显然将李渊视为了一个需要重新评估、甚至需要一定程度限制的“同行”与潜在竞争者!

李渊看着信笺,冷笑一声,将其掷于案上:“看来,朕这条路,让某些存在感到不安了。”

就在这内外局势微妙之际,那位之前送来关于“杨广旧宫”密信的宗室元老(或太上皇旧部),再次派人传来一个模糊的口信,称在清理前隋档案时,发现炀帝晚年似乎曾秘密派遣一支队伍前往极西之地寻找某种“失落神碑”,而那支队伍……可能并未全军覆没……

地宫的迷雾似乎散去了些许,却又引向了更遥远、更未知的西方。

李渊站在两仪殿外,感受着体内虽疲惫却更加强大的力量,以及灵魂中那与帝国万民斩不断的沉重连接。他的实力确实攀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甚至触摸到了“领域”的雏形,或许可称之为“九五龙域”?以皇权为核心,统御一方,万民信念皆为其力。

但攀升带来的,不仅是力量,更是更加复杂的局面、更沉重的责任、以及来自四面八方的审视与挑战。

人皇之路,自此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