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沉默。
李淳风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煽动性和希望:
“靠我们自己!靠我们每一个人!想一想,你们最想守护的是什么?是家里的父母妻儿?是即将收获的庄稼?是这长安城的繁华街市?还是那些曾为我们今日安宁付出生命的先烈?!”
“不要再去求那些虚无缥缈、此刻毫无回应的泥塑木雕!将你们的心念,你们想要守护这一切的信念,集中起来!想象它们化作光,汇入这守护长安的大阵之中!”
“我们的信念,便是最强的力量!陛下正在前方为我们死战,我们在后方,要用我们的信念,为他铸就最坚实的后盾!为人祖圣祠,献上第一份真正的祭品,万民不屈之念!”
这番话,如同一点火星,落在了早已积满干柴的人心之上!
起初是零星的、微弱的光点从一些士兵、一些胆大的百姓身上升起,汇入大阵。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被感染、被鼓舞!他们或许不懂高深道理,但他们懂得守护家人,懂得珍惜家园!
丈夫想着妻儿,农夫想着土地,工匠想着店铺,书生想着圣贤典籍……无数最朴素、最真挚的愿望和守护之心,化作了星星点点、色彩各异却同样温暖坚定的光芒,从一百零八坊中冉冉升起,如同逆流的星河,纷纷注入那摇摇欲坠的北斗禳灾阵中!
奇迹发生了!
那原本布满裂纹、光芒黯淡的防御光幕,在得到这海量万民信念的注入后,竟猛地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颜色不再是单一的金色,而是融合了白、黄、红、青……种种代表不同愿望的色彩,变得更加厚重、坚韧、充满生机!邪物黑暗能量的冲击撞在上面,虽然仍让光幕剧烈波动,却再也难以轻易撕开裂口!
“顶住了!顶住了!”城头上爆发出劫后余生的欢呼!
房玄龄和魏徵看着这万民信念汇成光河的奇景,激动得老泪纵横。魏徵猛地一拍栏杆:“民心可用!民心可用啊!陛下之道,才是真正的堂皇大道!”
就连那些原本还在暗中祈祷神佛的百姓,见到此情此景,也纷纷改变了祈祷对象,开始为自己的家人、为自己的生活而祈祷,贡献出的信念之力反而更加精纯凝聚!
而此刻,在地宫深处,正在邪气中艰难跋涉、苦战不休的李渊,仿佛心有所感。
他感到怀中那枚清心符牌微微发热,一股庞大而温暖、虽杂乱却充满生机的力量仿佛跨越空间,隐隐加持在他的身上,让他因消耗而有些疲惫的精神为之一振,周身的人皇气运也更加凝练,对周遭邪气的侵蚀抵抗力大增。
“是朕的子民……”李渊心中一热,一股豪情油然而生,“朕,并非孤身作战!”
他猛地挥动天子剑,斩碎一头扑来的怨灵,对身后的张子祥和玄奘朗声道:“天师!法师!且看!这便是朕与万民的信念!邪魔外道,岂能撼动?!”
张子祥以都功印震散一片黑雾,看着李渊身上那愈发璀璨、与城中光幕遥相呼应的人道气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与震撼,最终化为一声长叹:“陛下圣明……万民之心,果真蕴藏着无量伟力!”他不得不承认,这种力量,在某些方面,确实超越了传统的道法。
玄奘周身佛光祥和,不断净化着试图侵蚀人心的低语怨念,他感受到那从后方涌来的、充满了“生”之渴望的信念洪流,面露微笑,低诵佛号:“善哉!此乃大慈悲,大极乐!众生自救,方是佛法真谛!”
在后方万民信念的支援下,三人小队精神大振,突破速度陡然加快,直插地宫核心!
然而,就在长安防线暂时稳住,地宫攻势取得进展之时,新的变数再次出现。
那些刚刚显现异象的古祠,其光芒在短暂爆发后,竟开始迅速黯淡下去!仿佛其积攒了百年的残余信念,在这短短时间内已被消耗殆尽!
李淳风刚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万民信念虽强,但自发零散,难以持久。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核心”来持续引导和汇聚这股力量!
他的目光,猛地投向了那已完成主体建筑、正在举行简单奠基仪式的人祖圣祠!
“快!”他对身边官员吼道,“通知魏相!人祖圣祠提前启用!将陛下出征前留下的祭文刻于鼎上!召集所有官员、士子、将士代表,即刻前往圣祠,举行大祭!以圣祠为基,以万民之念为火,点燃人道薪火,稳固信念洪流!”
一场仓促却意义非凡的祭祀,在战火纷飞中,于人族圣祠内紧急举行。魏徵亲自主祭,诵读李渊留下的、歌颂先贤功绩、激励今人奋进的祭文。
随着祭文声响起,那尊巨大的青铜鼎炉仿佛被引燃,散发出温和而浩瀚的光芒,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开始主动吸纳和引导全城零散的信念之力,将其提炼、凝聚,再反哺回防御大阵!
至此,以人祖圣祠为核心,以万民信念为源泉,以靖玄司为协调的“人道防护体系”,才算真正初步成型!
民心铸鼎,可镇山河!这场突如其来的浩劫,正以一种残酷的方式,验证并塑造着李渊所追寻的“以民为本”的超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