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魂震贞观 > 第297章 阴云密布

第297章 阴云密布(1 / 2)

楚王李恪被训斥闭门思过,“海贸债券”发售在即却蒙上涉嫌舞弊的阴影,朝堂之上暗流涌动,长安城的天空仿佛也感染了这压抑的气氛,连续数日阴云低沉,闷雷滚动,却迟迟不见雨落。

两仪殿内,李渊并未因李恪之事而放缓节奏。他深知,越是此时,越需稳住大局。他一面严令大理寺、御史台加紧调查构陷案,另一面,则更紧迫地督促“海贸债券”的发售事宜。帝国的车轮,不能因几只暗处的蝼蚁而停止转动。

然而,坏消息却接踵而至。

先是剑南道传来急报:李君羡虽成功捣毁邪矿,但撤离途中屡遭不明身份匪徒袭扰,对方熟悉地形,手段狠辣,显然是当地被邪教渗透的残余势力,奇袭队伤亡又有增加,押送俘虏和封印晶体的队伍行进缓慢,恐生变故。

紧接着,派往河西、陇右筹措“劝捐”粮秣的官员回报:各地世家大族虽表面应承,但实际缴纳多拖沓敷衍,或以次充好,甚至联合起来暗中抬高地价,致使采购困难重重,“劝捐”效果远不及预期。

更让李渊心烦的是,派去安抚山东士族的特使送回密奏:山东大族对“海贸债券”反应冷淡,甚至多有抵触,其民间舆论依旧被“与民争利”、“朝廷失信”等论调主导,显然背后有人持续操控。甚至有世家大儒公开撰文,引经据典,质疑朝廷政策的正当性,影响力不小。

“陛下,”房玄龄面色凝重地总结道,“如今看来,对方是铁了心要在财力、物力、乃至人心上,全面扼制朝廷。其网络之广,能量之大,远超我等此前预估。”

杜如晦补充道:“臣仔细核验过,洛阳大火中所发现的黑色油脂,与之前百骑司在长安西市追踪‘隆昌货栈’线索时,在其一处秘密仓库中发现的残留物,成分一致。虽仍不知其确切来历,但可断定,两件事必是同一伙人所为!其目的,就是制造混乱,消耗国库,拖延甚至扼杀‘海贸债券’!”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那个隐藏在迷雾中的“锁链玄鸟”,它就像一个无处不在的幽灵,利用帝国的每一次危机,每一个弱点,兴风作浪。

李渊的手指重重敲在御案上,发出沉闷的响声:“他们越想扼杀,朕就越要把它做成!债券发售,如期进行!朕倒要看看,这大唐天下,是听朕的,还是听那些藏头露尾的魑魅魍魉的!”

就在这内外交困、阴云密布之时,一个意外的消息,如同穿透乌云的一缕微光,悄然传入宫中——安西都护郭孝恪派出的精锐骑兵,终于在死亡之海边缘,接应到了重伤昏迷的李靖和袁天罡!

虽然二人依旧未醒,但已脱离最危险的区域,正被严密护送回龟兹镇救治。随行的镇异司修士和军中医官初步诊断,二人皆乃元气大伤,神魂受创,尤其是袁天罡,动用本命精血,更是油尽灯枯,能否醒来,仍是未知之数。

消息传回,李渊良久无言,只是挥手让禀报的内侍退下,独自站在殿中,望着窗外压抑的天空。李靖和袁天罡,是他最为倚重的文武臂膀,如今一伤一废,对帝国的打击,难以估量。

“传旨,”他声音沙哑地对身旁的内侍监道,“令安西最好的医官,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李爱卿和袁师。所需药材,哪怕远在天涯海角,也给朕找来!令郭孝恪,加强戒备,没有朕的命令,绝不可再贸然进入死亡之海深处。”

然而,命运的转折有时就藏在最深的绝望之后。

就在李靖和袁天罡被送回龟兹镇的第三日夜间,一直昏迷不醒的袁天罡,手指忽然微弱地动了一下。守候在旁的弟子明尘惊喜交加,连忙上前,低声呼唤:“师尊?师尊?”

袁天罡的眼皮剧烈颤抖着,仿佛在与无形的梦魇搏斗,干裂的嘴唇翕动,发出极其微弱、断断续续的呓语:

“……星……星坠……于野……非……非吉兆……”

“……黑……黑水……逆流……龙……龙困于渊……”

“……玄鸟……其羽……遮天……其目……在……在……”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几乎细不可闻,明尘不得不将耳朵几乎贴到他的唇边。

“……在……宫……阙……”

最后几个字吐出,袁天罡猛地咳出一口黑血,再次陷入深度昏迷,仿佛刚才的苏醒耗尽了他最后一丝力气。

明尘又惊又急,连忙施法稳定师尊气息,同时死死记住了那几句支离破碎、却可能至关重要的谶语!

他不敢怠慢,立刻将袁天罡的呓语一字不差地以密语形式记录下来,火速用镇异司的特殊渠道传往长安!

数日后,这份密报摆在了李渊的案头。

看着那几句晦涩难懂的谶语,李渊的眉头紧紧锁起。

“星坠于野,非吉兆”—— 这似乎预示着什么巨大的灾难或大人物的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