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阴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腐朽和硫磺的气息。墙壁上刻满了被磨蚀大半的邪恶符文。几个黑影如同鬼魅般聚集于此,他们并非苯教徒,也非仙神,而是人间自身滋生出的、崇拜深渊魔神的邪教残余。
为首的,是一个披着斗篷、看不清面容的佝偻身影,他被称为“引路人”。他正用一种狂热的、颤抖的声音低语:
“……伟大的主宰已然回应!祂感受到了我们的虔诚!天庭的星光指引了我们方向,苯教的愚蠢为我们创造了机会!当龙窟开启,龙魔之力宣泄而出,人间法则必将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那将是我等圣教崛起的最佳时机!”
他伸出鸡爪般的手,手中捧着一颗漆黑的水晶球,球体内仿佛有浑浊的血液在翻滚。“我们需要更多的祭品!更多纯净的灵魂和血肉,才能在那一天到来时,接引更多的圣族降临!去!捕捉那些流浪者,那些无人关心的贱民!用他们的血,铺就我主降临的阶梯!”
下方的黑影们发出压抑的、兴奋的嘶吼。
甚至在大唐朝廷内部,那看似铁板一块的格局下,也有暗流涌动。
一名御史台的官员,深夜独自在书房中,对着一位来访的、看不清面目的客人低声抱怨:
“…………如今朝堂之上,乌烟瘴气!工匠庖厨之流,竟可与士大夫同列?那些奇技淫巧,甚至左道邪术,竟被奉若圭臬?长此以往,圣人之道何在?礼法纲常何存?陛下……陛下实在是被奸佞小人蒙蔽了!”
那客人阴影中的脸庞似乎笑了笑,声音低沉而充满诱惑:“王大人所言极是。然则陛下乾纲独断,非我等臣子所能置喙。不过……天道轮回,自有其理。或许不久之后,便会有‘变数’发生,拨乱反正呢?届时,还需王大人这等秉持正道的忠臣,出来稳定朝局啊……”
王御史闻言,眼神闪烁,最终化为一声长长的叹息,没有再说话。书房内,只余烛火噼啪作响,映照着他阴晴不定的脸。
秘阁之内。
袁天罡猛地从一堆古老的星象图中抬起头,脸色苍白,手指颤抖地指着一块刚刚解读出来的龟甲上的铭文。
“陛下!您看这里!”他的声音带着惊骇,“这份殷商时期的祭祀记载……提及他们曾镇压过一次‘地龙翻身’,而镇压的核心……并非禹鼎,而是……而是另一种东西,被称为‘息壤之核’!据说此物能自行生长,无穷无尽,最能封堵地脉漏洞,镇压地火!若……若那龙窟真是封印之地,或许……或许这‘息壤之核’才是关键?苯教寻找的,或许不仅仅是打开封印,他们可能还想……破坏或夺走这镇压之物?”
李渊接过龟甲,看着上面那古老的象形文字,眉头紧锁。线索越来越复杂,但指向的危机却越来越清晰。
就在此时,一名百骑司密探浑身是血、踉跄着冲入秘阁,嘶声禀报:
“陛下!紧急军情!护送……护送那黑色小鼎碎片的队伍……在岐山古道遭遇不明身份高手伏击!全军……全军覆没!碎片……被劫走了!”
消息如同惊雷,炸响在秘阁之中!
敌人的行动,远比想象的更快!更狠!
李渊猛地攥紧了拳头,眼中怒火与冰寒交织。
暗影的低语,已然化为了行动的利刃。
风暴,已至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