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1 / 2)

陈枭眼神扫过传令官手中那卷明黄刺目的旨意,其上游走的龙气与国运之力,在他此刻敏锐无比的混沌感知下,清晰可辨,带着一种天然的威压。

旨意?来自京都?陈枭心中微动。

他刚刚经历死战,心神皆系于搏杀与吞噬,对外界信息并不敏感。

此刻见到这代表皇帝亲临的旨意,才猛然意识到京都方面对此战的关注,以及可能随之而来的复杂局面。

具体内容他无从猜测,但在这个时候,千里迢迢送来旨意,直觉告诉他,绝非简单的嘉奖。

但他并未开口,也并未表露任何情绪。

他只是静静立于原地,周身汹涌的混沌气息缓缓平复,目光转向一旁的主帅武安侯白山。

如何应对朝廷旨意,这是主帅的权责,他只需等待指令。

白山自然感知到了那旨意中不同寻常的气息,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因陈枭惊天战绩带来的震撼,面容恢复了统帅应有的沉凝。

他先是看向陈枭,目光复杂,饱含赞赏、震撼,还有一丝毫不掩饰的惜才之意。

“陈枭,”

白山的声音带着力战后的沙哑,却充满了力量,

“此战,你居功至伟,逆斩苍猊,扭转战局,壮我军魂,扬我国威,本侯…佩服。”

这句“佩服”出自一位久经沙场的归墟境统帅之口,重逾千钧。

陈枭微微躬身,语气平静无波:“末将侥幸,赖大帅坐镇,三军将士用命。”

态度不卑不亢,将功劳归于上下。

白山点了点头,眼中赞赏更浓。这才将目光转向那捧着旨意,恭敬等候的传令官。

他伸出手,沉声道:“旨意给本侯。”

传令官连忙将明黄卷轴恭敬呈上。

白山接过旨意,并未立刻展开,而是目光扫过一片狼藉的战场,以及周围劫后余生、眼神炽热望着陈枭的将士们,声音陡然提高,带着武安侯的决断与威严:

“苍猊虽诛,妖军未靖,影狼部残寇仍在流窜,血牙谷妖巢亟待清剿,南疆大局未定,岂是耽搁之时?”

他环视四周,最终目光坚定地看向远方,仿佛在向京都方向宣告:

“陛下旨意,本侯已收到。然,战机稍纵即逝,平定南疆乃陛下所托,亦是当前第一要务,一切事宜,待本侯彻底肃清残敌,稳定战线后,自会亲向陛下禀报战况,陈明原委。”

“将此言,回报天使。”

说罢,他将那尚未开启的旨意,直接递还给传令官,意思再明白不过。

旨意我收了,但执行,必须按照战场的实际情况来,一切责任,我白山一力承担。

这是明目张胆的“暂不奉诏”,是主帅基于战场最高利益做出的决断,更是对陈枭赤裸裸的力保。

白山深知这道旨意此时到来绝非好事,根据最近的形式判断,极可能掣肘甚至毁掉这把刚刚淬炼成型的国之利刃。

他几乎可以想见这道旨意的内容。

功高震主,年少骤贵,功法诡异…京都那些世家和皇子们,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此刻召回陈枭,无异于自断臂膀,更是寒了前线将士之心。

他心中已有决断。这道旨意,必须“押后”处理。

至少,要等到陈枭彻底扫平血牙谷威胁,将这份泼天功劳彻底做实,让京都那些人即便想动,也要掂量掂量撼动一位国之功臣的代价。

这是他对陈枭的力保,基于对人才的欣赏,更是基于对南疆战局负责的考量。

他欣赏陈枭,更看重南疆大局,必须为陈枭,也为这场战争争取时间。

“是!谨遵大帅令!”

传令官不敢多言,连忙接过旨意,躬身退下,飞快离去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