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轮沉闷的引擎声像是巨兽的心跳,在冰冷的金属舱壁间回荡。陈先生那句“让水变得更浑”带着血腥的暗示,在林舒言心中激起冰冷的涟漪。
她需要力量,需要搅动局势的杠杆。而眼下,最快的方式,就是利用陈先生提供的“安全屋”和资源,以及……那枚她并未真正丢弃的、染血的芯片。
几天后,货轮在某个深夜悄然靠泊在一个非官方的小型码头。林舒言和伤势稍愈的朴成训被转移到首尔近郊一栋隐蔽的、拥有独立安保系统的别墅。这里成了他们暂时的巢穴。
陈先生的人效率极高,很快送来了伪造完美的身份文件、充足的现金、武器,以及一个加密的联络终端。朴成训的手臂得到了专业处理,虽然依旧不能剧烈活动,但至少不再恶化。
林舒言没有浪费时间。她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对着那台连接着陈先生部分情报网络的电脑,开始行动。
她并没有完全信任陈先生。她利用他提供的渠道,却用自己的方式筛选、验证信息。她重新调出了“喀迈拉”名单,但这一次,她的目标不再是简单的威慑或操控。
她的指尖在几个名字上划过——一位因家族丑闻而被机构拿捏多年的资深议员;一个与机构有深度合作、却因利益分配不均而心生怨怼的财阀继承人;还有一个……在机构内部负责人员档案管理、位置不高却能看到许多秘密的行政人员。
她需要一场“意外”。一场能同时撼动机构外部屏障和内部信任的“意外”。
她开始精心编织。通过匿名渠道,将一些经过巧妙裁剪、真伪难辨的“内部消息”和“警告”,精准地投递给那个财阀继承人,暗示机构准备抛弃他这颗棋子,并嫁祸于他。同时,她又利用从朴成训那里得到的、关于机构某个外围洗钱环节的漏洞信息,匿名举报给了那位正被机构胁迫的议员的对头政客。
她像一只潜伏在蛛网中心的蜘蛛,冷静地拨动着那些看不见的丝线。
几天后,效果初显。
那位财阀继承人在一次商业晚宴上,与机构派去的代表发生了激烈的、不欢而散的争执,消息虽被压下,但暗流已然涌动。
而那位议员的对头,则凭借那份“匿名举报”,成功发起了针对议员背后势力的质询,虽然暂时无法动摇根本,却足以让机构感受到压力,也让那位议员对机构的“保护”产生了动摇。
水,开始浑了。
但这还不够。
林舒言将目光投向了那个负责档案管理的行政人员。这是一个更精细、也更危险的操作。她不能直接接触,只能通过制造一系列看似偶然的“巧合”和“压力”,让他自己主动去触碰某些敏感的档案,并留下痕迹。
她利用陈先生提供的、关于机构内部某个派系正在秘密审查中层人员的风声,巧妙地“泄露”给了这个行政人员,制造出他可能成为清洗目标的恐慌。同时,她又通过另一个完全无关的渠道,向他传递了一个模糊的、关于“夜莺”可能存在的线索,暗示他如果能找到相关证据,或许能戴罪立功,换取安全。
恐慌与希望,是操纵人心最有效的毒药。
做完这一切,林舒言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电脑屏幕的幽光映着她冰冷而疲惫的脸。
她知道,自己正在变得越来越像李旻浩,像尹书妍,像所有她曾经憎恶的、玩弄人心与权术的操盘手。
但,她没有回头路了。
书房门被轻轻敲响。
“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