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暮色护红颜(2 / 2)

萧澈却没松手,反而将他往墙边推了推,让他彻底暴露在众人视线里:“你仗着赵德海的权势,在京中横行霸道,强抢民女、欺压百姓,真当没人能治你?今日若不是本王撞见,沈小姐岂不是要遭你的毒手?”

周围的宾客见状,终于敢出声附和,议论声如潮水般涌来: “赵公子太过分了!仗势欺人算什么本事!”

“亏得靖王殿下及时赶到,不然沈大小姐今日怕是要被他掳走!”

“上次东街的李掌柜,就是因为挡了他的路,被他的家丁打断了腿,到现在还卧病在床!”

议论声越来越大,赵承煜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从耳根红到脖颈,疼得浑身发抖。他心里慌乱得像揣了只兔子——今日之事完全是自己酒后好色,看到沈清歌生得标致,又穿着素净,便想强行掳走寻欢。若是真闹到大理寺,那后果就严重了。

“殿下饶命!我真的错了!”赵承煜再也撑不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膝盖撞在青砖上发出“咚咚”的响,很快就渗出血来。他连连磕头,额头的血混着冷汗往下淌,滴在地上的酒渍里,晕开刺目的红,“我不该对沈小姐无礼,求殿下饶了我这一次!”

萧澈看着他狼狈求饶的模样,眼底没有丝毫怜悯,反而更冷。他想起方才沈清歌抵在墙上时的眼神——那里面有恐惧,却更多的是倔强,像极了当年林尚书在朝堂上弹劾贪官时的模样。若是今日自己来晚一步,这姑娘不知要遭受多大的屈辱。

他松开手,赵承煜像脱力般瘫在地上,手腕上留下一圈深深的红痕,指节还在微微发抖。 “给沈小姐道歉。”萧澈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每个字都像砸在赵承煜心上,“诚心诚意地道歉,若是敢有半分敷衍,本王现在就带你去大理寺,让你亲身体验一下流放三千里的滋味。”

赵承煜哪敢怠慢,连忙爬起来,膝盖还在疼得打颤,却还是对着沈清歌深深鞠躬,腰弯得几乎贴到地面,声音里满是恐惧:“沈小姐,我错了!我不该轻薄你,不该扯破你的裙子,求你大人有大量,饶了我这一次!日后我再也不敢打扰你!”他说着,还想伸手去拉沈清歌的衣角,想装可怜博同情,却被萧澈一记眼刀逼得缩回手,指尖还在微微发颤。

沈清歌看着他狼狈的模样,心底紧绷的弦终于松了下来。方才的恐惧、愤怒、屈辱,在萧澈出现的那一刻,渐渐消散。她拢了拢身上的披风,将撕裂的裙角尽量遮住,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错辨的距离:“不必了。赵公子还是好自为之,日后莫要再做这些伤天害理之事,否则下次,未必有人会再饶你。”

赵承煜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往门口跑,慌乱间还撞翻了旁边的酒桌,酒水洒了一地,杯盘碎了满地。他连留在原地的家丁都忘了带走,那些护卫们面面相觑,最后也只能灰溜溜地跟上去,临走前还不忘恶狠狠地瞪了沈清歌一眼,却不敢再停留——萧澈的目光还落在他们身上,那股子杀气,让他们连呼吸都不敢大声。

萧澈看着他狼狈逃窜的背影,冷哼一声,眼底的寒意未散。直到赵承煜的身影彻底消失在酒楼门口,街上传来他跌跌撞撞的脚步声,他才缓缓转身,周身的气场瞬间柔和下来,仿佛刚才那个气场凛冽的王爷只是幻觉。

他快步走到沈清歌面前,目光第一时间落在她的伤口和撕裂的裙角上,眼底闪过一丝心疼。方才看到她抵在墙上、攥着寒水石的模样,他心里竟掠过一丝后怕——若是自己来晚一步,这姑娘怕是真的会为了自保,用寒水石划伤赵承煜,到时候不仅打草惊蛇,还可能让她陷入更大的麻烦。

“你没事吧?有没有哪里受伤?”萧澈的声音放得极轻,带着不易察觉的关切。他弯腰捡起滑落的素色披风,指尖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和碎瓷片,动作小心翼翼。

那披风的系带已经被扯断,他便用指尖捏着边缘,慢慢为沈清歌披上,又细心地将衣襟拢好,避免她再受风寒。 指尖无意间碰到她冰凉的肩膀,萧澈下意识地将披风往她身上拢了拢,又抬手探了探她的额头,确认没有发烫,才稍稍松了口气:“怎么冻得这么凉?方才一定受了不少惊吓。”

他看着她掌心的伤口,血珠还在慢慢渗出,眉头皱得更紧,“这伤口得赶紧处理,不然容易感染。”

沈清歌摇摇头,方才强撑的镇定终于崩塌,指尖还在微微发抖。她抬眼看向萧澈,眼底带着难以掩饰的感激,还有一丝连自己都没察觉的依赖。方才他挡在自己身前时,玄色披风扫过地面的风、按在剑柄上的手、冷得像冰的声音,都像一道坚实的屏障,将所有的恶意都隔绝在外。

她声音带着沉甸甸的真诚:“多谢殿下出手相救。若不是您及时赶到,我……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她想起方才赵承煜的手快要碰到自己时的恐惧,想起周围宾客的起哄,想起春桃无助的哭喊,心里一阵发酸。若不是萧澈,她今日怕是真的要栽在这里,不仅会受辱,还可能打草惊蛇。

萧澈看着她眼底的水光,心里忽然掠过一丝异样的情绪。他摇摇头,语气带着几分温和,却又刻意保持着恰当的距离:“举手之劳,不必挂怀。林尚书当年对我有授业之恩,我护着他的外孙女,是应该的。”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你放心,今日之事我会让人盯着,赵承煜若是再敢找你麻烦,我定不饶他。”

沈清歌看着他眼底的坚定,心里一暖,轻轻点了点头。窗外的暮色更浓了,檐角的铜铃还在响,却不再像方才那般刺耳。酒楼里的宾客渐渐散去,留下满地狼藉,却也让空气清新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