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朱墙玉碎:重生为后 > 第50章 江南再会,青史留痕

第50章 江南再会,青史留痕(1 / 2)

去江南的马车,比当年多了几分从容。萧煜特意让车夫走得慢些,好让沈清辞能细细看看沿途的风光——新修的水渠绕着田埂蜿蜒,水车在阳光下转动,田地里的胭脂茄紫得发亮,远处的村庄飘着炊烟,像一幅流动的《江南春耕图》。

“你看那户人家,”沈清辞指着路边的小院,院里晒着混纺布,一个妇人正在给孩子缝衣裳,“定是李三郎织坊的女工,这布的纹路我认得。”

萧煜笑着点头:“当年我们巡政时,这一带还是荒地,如今竟成了良田。”

马车行到王御史所在的县城,远远就看到城门口挂着“王青天”的匾额,是百姓们自发捐钱做的,红底金字,格外醒目。王御史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官服,正蹲在城门口帮一个老农修扁担,看到他们的马车,慌忙起身行礼,裤腿上还沾着泥。

“皇上,皇后娘娘,您二位怎么来了?”他的声音有些激动,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

“来看看‘王青天’是怎么当县令的。”萧煜拍着他的肩,“听说你把这里治理得比京城还安稳?”

王御史不好意思地笑了:“都是托皇上的福,推行了巡政和荐才令,百姓们的心齐了,什么事都好办。”

他带着他们去看县里的学堂,里面坐满了孩子,有中原的,有西域的,还有几个沙狼部落的孩子,跟着先生读《论语》,声音朗朗。“这是用织坊的利润建的,”王御史说,“不管什么出身,都能来读书。”

又去看新修的粮仓,里面堆满了新粮,墙角的石碑上刻着“丰年有余”四个大字,是王御史亲笔写的。“去年水灾,多亏了太子殿下提前调拨的粮草,百姓们没饿肚子。”

傍晚,百姓们听说皇上皇后来了,都提着自家的菜来县衙,有刚摘的茄子,有新酿的米酒,还有西域商人送的葡萄干。大家围在院里吃饭,像一家人一样热闹。

老农的儿子——如今的王里正,端着酒碗站起来:“皇上,皇后娘娘,俺们没什么文化,不会说好听的话。就知道,自从您二位来了,俺们有饭吃,有衣穿,孩子能读书。这杯酒,敬您二位!”

“敬天下!”萧煜举起酒杯,声音洪亮,“敬所有好好过日子的人!”

酒杯碰撞的声音,像一串清脆的钟鸣,在江南的夜空里回荡。

离开县城时,王御史送给他们一本厚厚的册子,是他这些年的治理记录,里面记着哪年修了桥,哪年减了税,甚至记着哪家的孩子考上了学堂。最后一页,是他写的一段话:“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万民之天下。君爱民,民拥君,方为盛世。”

沈清辞把册子放进车里,忽然觉得,这或许就是他们一生最好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