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陈坤换了好几辆车子。
一会是军车,一会是警车,最后换成了自己的丰田。
进入到了神户市郊区,换上了电车之后,直接去到了三菱重工的造船厂附近下车。
他不准备折腾了,想要好好的消停几天,这几天把他折腾的够呛。
虽然有精华在那里支撑着,一旦那一股疯狂的劲过后,身心都会感觉到疲惫。
所以他准备好好的消停个几天,好好的调整一下自己的身心状态。
选了一处并不是很显眼的旅店住了进去。
就像是一个普通的生意人一样,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虽然外面还处于军管戒严阶段,只可惜,那一些执行任务的警察和军队,都被他给弄死了。
接下来,将会有更多的警察和军队来到神户市,接下来的戒严将会更加的严格。
所以陈坤想要好好的消停一下,等到这一阵的风声过后,再继续兴风作浪。
还有另一个原因,陈坤为什么要盯着三菱重工不放。
那是因为三菱重工在这里的造船厂,可是倭国的军工企业,直接拿下三菱重工的造船厂,有可能还会给他带来一些意外的收获。
三菱重工在神户造船厂的工人数量,大概有5000-7000人。
80年代倭国造船业,仍处于复苏阶段,且神户造船厂是核心军工基地,人员规模和技术都是处于较高水平。
神户造船厂的占地面积,核心区域,也就是本部工厂,有67万平方米。
这个本部工厂里面,拥有着吨级船台的厂区规模。
三菱重工的神户造船厂,是倭国海上自卫队核心装备的主要生产基地。
业务以军用舰艇,和潜艇建造为主,同时兼顾部分民用船舶。
这个造船厂,直接就主导建造“夕潮”级常规潜艇。
陈坤所知道的资料,那就是在1976-1986年间,一共生产了10艘潜艇。
该级潜艇采用斯特林发动机技术,是现在倭国最先进的水下作战平台。
这个造船厂还参与了“太刀风”级驱逐舰和早期“宙斯盾”驱逐舰的技术研发,为后续“金刚”级服役奠定了基础。
同时还为海上自卫队,建造潜艇救援船,以及各种各样的辅助船只。
三菱重工在民用领域,同样也会承接油轮,散货船等商船订单。
但受1970年代石油危机影响,民用业务占比已从1960年代的主导地位降至约11%。
依托二建工厂的技术积累,这个造船厂,已经开始涉足核反应堆部件生产,但大规模核电业务尚未全面展开。
三菱重工作为倭国最大的军工企业,神户造船厂的经济贡献,主要体现在国防订单和技术带动上。
就光今年,三菱重工从倭国防卫厅,获得的军需订单总额为2059亿日元。
占今年倭国国防预算的18.5%,其中神户造船厂承担的舰艇建造是核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