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社川浪仁之后,张老头看了一眼张勤劳依旧关着门的房间叹了一口气,返回了自己的屋子。
这时候,他的老伴才从另外一个房间里走了出来,迫不及待的开口问道。
“我刚刚在隔壁听到你们说的话了,你究竟是怎么想的?”
“难道你真的要将勤劳还给那些鬼子吗?”
“哼!什么叫做将勤劳还给那些鬼子,当初我们本来就是约定好了的,人家也给了我们收养的钱。”
“如果当初没有这笔钱,我们哪有机会逃到这凸山村来避难,早都在半路上饿死了。”
“现在勤劳的家人找过来了,不管对方是华夏人,还是倭国人,那都是勤劳的父母和亲人。”
“更何况对方刚刚已经说了,这件事情成功之后,会给我们块钱的报酬。”
“难道你想看着我们家三个儿子和那几个孙子,一直都窝在这个小渔村里面出不去吗?”
“现如今,已经改革开放了,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是要想办法,带着孩子们返回市里边去生活。”
“如今机会就摆在眼前,如果我不抓住的话,这一辈子有可能都会后悔。”
听到老头子的话,张老太也是微微的叹了一口气。
“唉,毕竟我们养了勤劳这么多年,四个孙子和勤劳还有他媳妇,一直都对我们挺孝顺的。”
“家里的几兄弟姐妹,也要数勤劳最勤快,在家里面任劳任怨,我们家才可以过上这么好的生活。”
“我这一想到勤劳他们一家,要跟着别人回去,我这心里面就有点空落落的。”
“行了,别在我面前呜呜喳喳的,这件事情,你也要配合我,一起劝说勤劳跟他们的家人回去。”
“这件事情由不得我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人家都找到了政府,民政局和公社的领导,都跟着一块过来了,我们还能怎么办?”
傍晚的时候,张勤劳的媳妇才打开了屋子,来到了厨房准备做饭。
张勤劳一直躺在炕上,双眼无神地盯着天花板,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四个孩子也返回了他们自己的屋子里面,反正这时候,他们是不想去外面碰见任何人。
他们是真的害怕,从别人的口中说出一些风言风语,让自己的心里不痛快,倒不如把自己关在家里面。
张老太看到张勤劳的媳妇去厨房做饭,也跟着走了进来。
“英子,事情你都已经知道了,勤劳他还好吗?你是怎么打算的?”
“娘,勤劳没事,在炕上躺着呢,这事情来得太突然,让他好好想想吧,我们不要去逼他。”
“至于我还能怎么想?”
“我和勤劳都结婚这么多年,孩子都生了四个了,肯定是他去哪里,我就跟着去哪里。”
“我现在最担心的是,孩子们因为这件事情受到了一些影响,让他们的心中不痛快。”
“特别是小丽已经嫁了出去,如果让她的婆家和丈夫知道了这件事情,也不知道她的婆家和丈夫会怎么看她。”
听到儿媳妇魏英这样子说,张老太又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英子,我希望你和勤劳两个人,不要怪我和你爹,没有提前把这件事情跟你们说。”
“在我们老两口的心里,你们一直都是我们的儿子和儿媳妇,我们以为这件事情,过了这么多年,早已经过去了。”
“谁能想到,他们还能够找过来,这一下子,直接就把你们一家人架在火上面烤了。”
“娘,你放心吧,我和勤劳都不会怪你们二老的,无论怎么说,你们二老都把我们养大成人,要不是你们二老,当初我也就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