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别着急!”见光荣村的支委陈志刚听说以鱼换网计划后,眼睛放光,李向阳笑着摆了摆手。
他目光扫过眼前三位“示范村干事”,嗓音适当提高了些:“咱们这个示范村建设,摊子大,项目也不止十个八个……这些事儿要成,靠的是什么?”
他略微停顿,让几人有了点思考的时间,“靠的是能把大家团结在一起,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的人!是能协调、能组织、能把想法和实际结合好的人!”
他看着陈志刚,继续道:
“盯着眼前一张网、几条鱼,那能挣几个辛苦钱?我觉得,眼光得放长远些。真正站在高处,能把整个局面盘活的人,将来收获的,可不是那三瓜两枣能比的!”
似乎是怕意思表达得不清楚,他又说得直白了些:
“真正给村民服务、干实事的人,村民们都看在眼里,不但我不会亏待大家,对大家的前途来说,也肯定是有益无害的!”
他这番话,虽然满满的“大饼”味,却画得有理有据,让几人听得心头发热,脸上的急切,也慢慢变成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思索。
是啊,要是真能把示范村搞出名堂,他们这些具体跑腿办事的,还怕少了功劳和好处?
“向阳,你说得对!是我眼窝子浅了!”陈志刚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临走前,李向阳也没让三人白跑一趟,他大方地从院坝边的水泥池子给每人捞了一条三斤出头的草鱼。
光画饼肯定不行,想让马儿跑,总得给马儿吃点草不是!
可是,饼画得虽然好,这三人刚走,李向阳就把他们从那241户中减掉了——既然是干部,就要有干部的觉悟不是!
同时划掉的,还有三个村子持有制式枪支的五个猎人和两个石匠。
第二天,这三位干事就陆续来回话了。
经过他们的走访动员,三个村子拢共有五十七户人家表示愿意参与“以鱼换网”的计划。
“通知他们,三天后,吃完早饭到我家院坝里开会!”李向阳简单安排了后续任务,又追问起机动田和食用菌基地的进展。
“那两件事也得抓点紧,马上就开春了,得尽快落实下来。”
之所以把会议定在三天后,是因为一张渔网具体多少钱,他心里还没个准数,用多少鱼来换这张网,这个标准也得仔细掂量才能定下来。
日子一晃就到了正月二十。
三个干事又来汇报了工作进展:三个村子都同意拿出一亩集体机动田,用于茶叶育苗扦插的事情。
但是,食用菌基地的选址却卡了壳——问题主要在于,符合三百亩以上面积的成片桦栎树林实在难找,不是面积不够,就是地势不合适。
“向阳!”见弟弟为此事犯愁,李向东在一旁开口道,“光荣村后面那个大竹园,你看行不?面积绝对够大,里头还有一汪泉水,条件还算合适。”
见李向阳看过来,他详细解释道:“那竹园是光荣村集体的,往年竹子长得太密,不透风。年前不是咱们家收竹子么,被村民砍了个精光……”
“你需要遮阴的话,等今年竹子发笋,看着情况挖,留出足够的遮挡,剩下的竹笋还能卖钱,也不浪费……”
听他这么一说,李向阳豁然开朗!
对啊,竹林底下潮湿,正好适合菌菇生长,而且,发出来的竹笋,一两个月就能把阳光遮严实了,又有泉眼,方便日常洒水,确实是个两全其美的好地方!
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贺万林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