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受益的还有光荣村村长贺万林和四新村支书王能安。
在村民看来,当初收黄鳝和收鱼的事情,是两位村干部替他们争取的。
所以他俩也约着一起,在腊月二十九的中午来感谢李向阳了。
毕竟,两个村子收入提高,村民信任,上级认可,他们脸上也是有光的。
两人都提着不算贵重、却代表着心意的礼物。
一阵寒暄过后,李向阳神色一正,把最近的一些思考提了出来:“贺村长、王书记,我这儿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想和你们汇报一下!”
“哦?向阳你说,我们听着。”贺万林放下茶杯,做出了认真倾听的模样。
王能安也立刻表态:“从你这儿出来的,都是金点子,只要对村子有益,我们四新村绝对支持!”
目光再次扫过二人,李向阳顿了顿,认真道:
“经过今年的一些事情,我琢磨着,能不能把咱们劳动村、光荣村、四新村,三个村子绑在一起,合力打造成农业经济发展典型示范村?”
贺万林和王能安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与兴奋。
贺万林张嘴问道:“向阳,你这个示范村,具体你是个啥思路?方便给老哥说一下不?”
“是这样!”李向阳点了点头,随即把之前对江县长阐述过的思路,结合实际情况,更具体地讲了一遍。
比如承包荒山种药材、利用水域搞特色养殖、发展家庭畜牧、兴办小型家具加工厂、推广人工栽培菌菇、组织草编竹编等副业……
“向阳,这么干,政策上没啥问题吧?”听他说完,王能安忧心忡忡地问道。
“这个您放心,这事儿,是咱们秦巴县江县长认可的,错不了!”李向阳扯出了江春益这张虎皮。
“哦……那就没问题了!”王能安多少知道些李向阳的过往事迹,听说县长认可,满意地点了点头。
然而,贺万林却问出了一个有些尖锐的问题:
“向阳,咱们也是老相识了,你跟老哥说说,你忙活这么大一摊子,图个啥?你自己……能落到啥好处?”
这话问得直白,也实际,让堂屋里的气氛都稍微低沉了几分。
笑了笑,给两人的茶缸子续上水,李向阳解释道:“老哥,既然你问了,我也不来虚的,两方面吧。”
“其一,老话说得好,一家富,不算富,不但容易招人嫉恨,闹不好还要吃亏。只有大家都过好了,守望相助,咱们的日子才能长久安稳。”
“其二,这个过程中,我自然也不是白忙活。比如收上来的竹编、山货、药材,我拿去卖,肯定不会是成本价,多少有一些利润在里头,对吧……要不然这个事情肯定没办法长久!”
这番话说得很实在,既表明了公心,也坦承了私利,反而让贺万林和王能安彻底放下了心。
“向阳啊!你这境界,你这头脑……我服了!”王能安激动地拍了下大腿,“你就直说,需要我们怎么配合?”
贺万林也重重点头:“向阳,你看得远!这事,我们光荣村跟了!”
见两位带头人表了态,李向阳说出了自己的具体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