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时空双翼,华夏共兴(1 / 2)

远处蒋瓛在军官指导下偶尔触碰金属装备发出的轻微声响。

谭局长突然问道:“你知道你这项穿越能力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吗?”

不等王卓回答,谭局长继续缓缓说道:“王卓同志,你所拥有的穿越能力,其最大的战略意义,绝非简单的物资交换或改变一段历史。”谭局长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往大了说,这是两个时空的中华文明,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第一次拥有了真正意义上‘互为战略备份’、共担风险、共享机遇的史诗级可能性!”

“战略备份……”王卓喃喃自语。

“没错。”谭局长肯定道,“我们这个时空的中国,已然崛起,但发展之路并非坦途。我们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地缘博弈、某些领域的关键技术封锁、以及庞大的资源需求压力——每年超过12亿吨的煤炭油气、14亿吨的矿砂进口,像是一根敏感的神经,牵动着国家的经济安全。”

“而大明,”他话锋一转,指向窗外,仿佛目光能穿透时空,“那片土地上,有着近乎原始的、未受工业破坏的生态环境,蕴藏着令人垂涎的丰富矿产和自然资源,更拥有庞大的人口红利和亟待开发的广袤市场。它缺的,是打开宝藏的钥匙——知识、技术和社会组织形态的升级。”

“你的出现,就是这把钥匙,更是连接两大时空的超级桥梁。”谭局长的语气带着一种历史参与者的激动,“这不仅意味着我们可以输送知识和技术,帮助大明跳过数百年的弯路,极大改善民生,实现国强民富。”

“这其中,还蕴含着一个极其现实的共赢点。”他点出了更实际的考量,“我们正处于产业升级转型的深水区,在钢铁、建材、基础化工等部分传统领域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而一个大明规模的、即将开启爆炸式工业化进程的庞大经济体,其对基础建设材料、初级工业母机、交通基础设施的渴求,将是天文数字般的‘超级市场’!这能极为有效地帮助我们消化过剩产能,优化国内产业结构,盘活巨额存量资产,甚至创造出一条依托时空贸易的全新经济增长曲线。”

“但更重要的是反哺!”谭局长的声音斩钉截铁,“一个在我们支持下,初步实现工业化、并建立起一定远洋能力的大明,将不再是单向的接收者,而可以成为我们最稳固、最可靠的战略资源后方和拓展前沿!”

他再次强调了那组沉重的数字,然后目光投向更深远的地方:“尤其重要的是,在当前大明所处的历史节点,大航海时代才刚刚拉开序幕,全球绝大部分地区对于一个有组织的、拥有超前技术和信息支持的文明来说,几乎是不设防的‘无主之地’!”

“想想看,”谭局长的语气充满了历史的诱惑力,“那蕴藏着优质铁矿、煤炭资源堪比整个欧洲的澳大利亚大陆;那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足以改变世界能源格局的西伯利亚秋明地区;还有东南亚的橡胶、非洲的稀有金属……在这些地方尚未被西方殖民者彻底瓜分之前,对于一个获得了我们‘攻略’和支持的大明而言,它们不再是遥远的地图符号,而是可以切实纳入华夏文明影响范围、进行系统性开发的‘战略资源区’和‘天然延伸领土’!”

“这意味着,”谭局长的结论沉重而充满希望,“我们双方正在共同面对的,是一场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跨越时空的‘机遇’!我们是在共同开拓一份能让两个时空的华夏子孙都长久受益的、前所未有的历史红利!这不仅仅是帮助历史,更是共同塑造未来,是为我华夏文明在新时空维度上安装上一对坚实的‘翅膀’!”

王卓彻底明白了。他感觉一股热血涌上心头,又感到肩头沉甸甸的如山压力。他的穿越,其意义早已超越了个体奇遇或王朝兴替,它上升到了文明延续、资源重构、全球布局的战略高度。他成了连接两个时空、撬动历史走向的那个最关键支点。

仓库内一时陷入了沉默,只有谭局长的话语如同重锤,敲碎了王卓之前那些局限于个人或单一时代的狭隘视角,将一个更加恢弘、更加深远的图景在他面前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