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回音之壁”的污染耗费了林枫不少心力,那“虚无之影”的诡异与难缠远超预期,其“存在否定”与“认知扭曲”的特性,几乎直指修行者根本。若非他“无极道域”圆满,包容性强,兼之“心光”初成,具备稳定秩序之能,恐怕真要着了道。
在“回音之壁”旁短暂休整,待自身消耗恢复大半,“心光”重新稳固凝实后,林枫才操控“远征方舟”,沿着新获得的、指向第三个“织网者锚点”的航路,再次启程。
这一次的跃迁,感觉又与之前不同。航路似乎更加深入宇宙的底层结构,跃迁的流光不再是简单的扭曲拉伸,而是呈现出一种……仿佛在无数细密丝线中穿行的质感。这些“丝线”并非实体,而是某种更加基础的存在,是空间、能量、乃至信息流动的轨迹。
“‘织网者’……名副其实。”林枫心中明悟更深。这个古老的文明,其对宇宙的理解和干涉,似乎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编织”层面。
当方舟脱离跃迁状态,眼前的景象让林枫再次感到了震撼。
这里没有恒星,没有星云,甚至没有明显的物质存在。只有一片无边无际的、仿佛由纯粹“虚空”构成的黑暗。但这黑暗并非死寂,其中充斥着难以计数的、细微到极致的、不断生灭的“光点”和“丝线”。
这些光点和丝线,以一种无比复杂、动态且和谐的方式,自行组织、连接、断裂、重组,仿佛一个拥有生命的、庞大到超越想象的……纺织机。它们在虚空中自发地“编织”着某种无形无质,却又真实不虚的“结构”。林枫能清晰地感知到,这片区域的宇宙规则,因此而变得异常活跃且……“柔韧”。
“检测到超高维能量活动及规则显化现象。空间结构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常规物理定律在此区域适用性低于百分之三十。”Λ序列的汇报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无法锁定具体锚点坐标,目标似乎与这片虚空编织场融为一体。”
这里就是第三个锚点——“虚空织机”。它并非一个固定的构造,而是这片虚空本身,是“织网者”留下的、一个持续运作的、维护和“编织”局部宇宙规则的“活着的”工厂。
林枫能感觉到,自己的“心光”在此地异常活跃,仿佛回到了某种“故乡”。那滴凝实的露珠自主地散发出清辉,与虚空中那些生灭的规则丝线产生着微妙的共鸣。他甚至能模糊地“听”到这片虚空织机运作时发出的、如同亿万个精密零件协同工作的低沉嗡鸣,那是一种秩序的赞歌。
他尝试着,像前两次一样,散发出带着“心光”特性的秩序共鸣。
这一次,回应并非来自某个特定的点,而是来自整片虚空!
无数细微的规则丝线如同受到了吸引,自发地向着“远征方舟”汇聚而来,并非攻击,而是如同好奇的精灵,轻轻触碰、缠绕着方舟外围的“心光”力场。林枫能感觉到,这些丝线中蕴含着海量的、关于规则构建与维持的“知识”碎片。
同时,一道更加宏大、却依旧平和的意念,如同背景噪音般自然浮现:
【识别:秩序共鸣——心光(成长中)】
【欢迎来到‘虚空织机’,规则的维护与演化之地。】
【状态:低功耗运行。资源匮乏。】
【请求:协助稳定局部规则涟漪(坐标已标记)。】
伴随着这道意念,林枫的感知中立刻出现了一片虚空中不太和谐的“区域”。那里,几条原本应该有序编织的规则丝线发生了轻微的紊乱和冲突,导致那片区域的“虚空”出现了细微的、仿佛水波不稳般的“涟漪”。这种涟漪虽然暂时无害,但若放任,可能会逐渐扩大,破坏这片织机整体的稳定性。
这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