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网核星图(1 / 2)

堡垒核心,最高情报分析中心。

巨大的全息星图悬浮在中央,银河系的旋臂缓缓流转,无数光点代表着已知的恒星、星云与遗迹。伊戈尔、张景山、夜凰以及数名顶尖的数据分析师和考古学家齐聚一堂,气氛凝重如铁。林枫位于主位,虽面色仍带一丝久伤初愈的苍白,但眼神锐利如昔,周身气息圆融内敛,那初生的“心光”虽未显化,却让他的存在感更加深邃。

“‘织网者’、‘万维网核’、‘源初之海’……”伊戈尔重复着这三个关键词,眉头紧锁,“我们翻遍了堡垒数据库,调阅了全球所有已解密的远古文献和考古报告,甚至动用了‘星火网络’进行全球范围的潜意识信息筛查,能找到的关联信息……太少了,而且大多似是而非。”

一名头发花白的考古学家推了推眼镜,指着星图上一处被标记为“存疑”的古老星域:“在一些最古老的苏美尔泥板楔形文字和玛雅预言石刻的隐喻中,曾提到过‘众神编织命运之网的地方’,地点模糊指向金牛座方向的一片黑暗星云区,但没有任何具体坐标。”

一名数据分析师接口道:“Λ序列对‘巡天者号’晶石残余结构的分子级扫描显示,其材质中含有几种未知同位素,其衰变周期模型与我们在猎户座大星云边缘采集到的某些星际尘埃样本有微弱吻合。但猎户座大星云范围太大了,这无异于大海捞针。”

线索支离破碎,如同散落在沙滩上的珍珠,却缺少串联它们的线。

林枫沉默地听着,目光扫过星图上那些被标记出的、可能与“织网者”有关的模糊区域。他的指尖无意识地在座椅扶手上轻轻敲击,体内那点初生的“心光”随着他的思绪微微荡漾,与冥冥中那浩瀚而模糊的“源初回响”维持着一丝微弱的联系。

忽然,他敲击的动作停了下来。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织网者”……“万维网核”……

既然称之为“网”,那么其结构,是否并非一个固定的“点”,而是一个……“节点”与“连接”构成的系统?

“Λ,”林枫忽然开口,声音打破了分析中心的沉寂,“调出银河系所有已知的、具备超常空间稳定性或异常引力透镜效应的区域星图。同时,叠加所有已发现的、具有明确非自然特征或超古代文明遗迹的坐标点。”

“指令已执行。”Λ序列的电子音回应。

瞬间,全息星图上出现了新的变化。数以万计的光点被标记出来,有些区域空间稳定性极高,如同宇宙中的“锚点”,有些地方则存在着无法用自然现象解释的引力扭曲。而代表远古遗迹的光点,则稀疏地散布其间。

星图变得无比复杂,密密麻麻的光点看得人眼花缭乱。

“武神,这是……”张景山疑惑地看向林枫。

林枫没有回答,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星图前,双眸微闭,并非用眼睛去看,而是将神念缓缓融入那初生的“心光”,借助其与“源初回响”的那一丝共鸣,去“感受”这片星图。

在他的感知中,那些代表空间稳定“锚点”和异常引力区域的光点,不再是无意义的散点。它们之间,仿佛存在着某种极其微弱、跨越了无尽光年的……“联系”!这种联系并非能量或物质通道,而是一种更基础的、基于空间规则本身的“共振”或“褶皱”!

而其中少数几个光点,其“共振”的频率和强度,与他体内那点“心光”感应到的“源初回响”,有着极其微妙的、若合符节的一致性!尤其是那几个同时具备空间稳定、异常引力并且存在超古代遗迹标记的区域!

这种感觉玄之又玄,无法用现有的科学理论解释,更像是某种高维度的直觉,是“心光”对宇宙底层规则的一种先天感应。

他伸出手指,指尖萦绕着微不可察的纯净光芒,缓缓点向星图中的几个特定位置。

第一个点,位于银河系核心与人马座旋臂之间,一片代号“沉默礁湖”的巨分子云深处,那里有一个已知的、结构奇特的中子星脉冲信号,曾被怀疑是远古文明信标。

第二个点,在英仙臂末端,一个被称为“回音壁”的球状星团内部,该星团恒星分布极不自然,且探测到无法解释的量子纠缠现象。

第三个点……

第四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