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萎峡谷”并非天然形成。旧时代末期,这里曾是一处重要的工业枢纽和交通要道,直到一枚搭载了实验性亚空间引擎的货运舰船在途经大气层时失控坠毁。引擎的殉爆并未产生常规意义上的巨大冲击,而是撕裂了局部的现实结构,导致一片区域的物理法则发生了微妙而持久的畸变。
官方将其封锁,命名为“枯萎峡谷”。并非因为草木凋零——事实上,峡谷内某些区域的植物异样地疯长,形态扭曲——而是因为任何陷入其中的有序能量和物质,都会如同暴露在时光加速的洪流中,迅速“枯萎”、分解、回归到一种无序的基态。这里是一个持续性的、温和却无孔不入的“法则侵蚀型”混沌泄点。
林枫选择这里,正是因为其特性与三号区那种狂暴的能量宣泄不同,更侧重于对“存在”本身的缓慢否定,这对他进一步理解和锤炼“无极真谛”中关于“平衡”与“存在稳固”的层面,大有裨益。
他没有带大队人马,只身一人来到了隔离区外围。眼前是一片被高能合金栅栏和能量屏障封锁的广阔区域,栅栏外的土地呈现一种病态的灰白色,寸草不生。而栅栏之内,远远望去,景象诡异:色彩饱和度极高却透着不协调的植被纠缠在一起,一些金属构筑物以违背重力的角度倾斜甚至悬浮,空气中弥漫着肉眼可见的、如同热浪般扭曲的光线,那是法则不稳定导致的视觉畸变。
负责守卫此地的星火卫戍军小队长向他敬礼,眼神中带着敬畏与担忧:“武神大人,里面的环境非常诡异,我们的侦察无人机进去后,最多坚持十分钟就会失去信号,结构也会快速老化崩解。您一定要小心。”
林枫点了点头,感受着前方传来的那种无处不在的、试图将一切拉向“热寂”终点的衰败力量。这种力量不像三号区的混沌能量那样充满攻击性,却更加深邃和难以防御。
“维持外围警戒,我没有出来之前,任何人不得入内。”林枫吩咐了一句,随即一步踏出,身形如同融入水波,轻易穿过了那层对常人而言坚不可摧的能量屏障。
刚一进入峡谷范围,那股无形的“侵蚀”力量便从四面八方包裹而来。林枫体表自动浮现出淡淡的“无极”屏障,但这一次,屏障并非用来硬抗,而是以一种极高的频率微微震荡着,模拟着周围混乱法则的某些片段,试图与之达成一种动态的“谐振”,从而减少被直接“针对”和“分解”的速度。
即便如此,他也能清晰地感觉到自身能量的流逝速度比外界快了数倍,甚至连思维都似乎受到了一丝迟滞的影响,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拖拽着他的意识,想要将其拉入永恒的沉眠。
他运转“星武真力”,蕴含“无极”道韵的力量在体内循环,抵抗着这种侵蚀。同时,Λ序列全力启动,扫描分析着周围环境中那无所不在的“衰变法则”的构成。
他缓步前行,脚下的土地松软而缺乏实感,仿佛踩在灰烬之上。一株扭曲的、叶片如同金属般反射着诡异紫光的藤蔓试图缠绕他的脚踝,但在触碰到“无极”屏障的瞬间,其内部有序的结构便被引导着向无序滑落,迅速变得干枯脆弱,自行碎裂开来。
越往深处走,景象越发光怪陆离。他看到半截悬浮在空中的列车车厢,外壳锈迹斑斑,仿佛经历了千年的风霜,但内部的一些塑料构件却依旧保持着崭新的光泽。他看到一滩不断变换着色彩和形态的液体,时而如同水银般凝聚,时而又像烟雾般散开,违背着基本的流体力学。他甚至听到了一些断断续续的、仿佛来自遥远过去的声音碎片,那是法则扭曲对信息维度的干扰所致。
这些现象,都是局部物理常数被改变、因果关系变得模糊不清的表现。
林枫没有急于寻找那个“泄点”的核心,他如同一个耐心的学者,仔细地观察、感受、解析着这里的一切。他将一丝微弱的“无极”道韵探出,主动去接触一缕试图分解他屏障的衰变法则。
接触的瞬间,他感到自己的那丝道韵如同被投入了强酸,结构迅速变得不稳定,蕴含的“秩序”和“存在”特性在被快速抹除。但他没有撤回,而是全力维持着这丝联系,仔细体会着被“否定”、被“分解”的整个过程。
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体验,如同在亲身体验死亡。但他的“无极”真谛,本就包含了对“无”和“终结”的理解。只有深刻理解“消亡”,才能更好地把握“存在”。
在他的感知中,那衰变法则并非纯粹的“无”,它更像是一种趋向于“无”的“势”,一种将一切拉向终极平衡的“力”。它本身也是一种规则,一种冰冷、绝对、不带任何情感的规则。
“存在”与“消亡”,“秩序”与“混乱”,并非绝对的对立,而是宇宙动态平衡的两极。
明悟这一点,他体内的“道种”轻轻震颤,散发出的道韵变得更加圆融。他对于“无极”的理解更深了一层。“无极”并非站在“秩序”或“生命”一边去对抗“混沌”与“消亡”,而是包容这一切,理解这一切的必然性与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到一种能够维系自我、甚至引导这种动态平衡向着有利于“存在”和“演化”方向发展的“中道”。
他周身的“无极”屏障悄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单纯的防御或模拟,而是开始主动地、极其缓慢地“引导”和“转化”周围的衰变力量。屏障如同一个微型的太极图,将侵袭而来的“消亡之势”吸纳、流转,将其中的部分纯粹“无序”的特性剥离,转化为维持屏障运转的基础能量,而将那种纯粹的“否定”意志,则以自身坚定不移的“存在”道心为基石,将其缓缓消弭、中和。
这个过程比在三号区时更加精细,也更加消耗心神。但他的气息却在这种对抗与转化中,变得更加凝练、沉稳。道伤处传来的隐痛,在这种对“存在”本质的深刻体悟下,似乎又减轻了一分。
他继续向内深入,根据Λ序列对能量流向的分析,朝着衰变法则的源头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