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烬重构协议”的发现,如同在绝望的冰川下点燃了一簇微弱的火苗。林枫的决定让众人精神一振,尽管前路依旧艰难,但至少有了一个明确且充满希望的目标。
接下来的时间,星槎化身为在这片无垠废墟中穿梭的勘探船。林枫将Λ序列的扫描功能与“星锚”的广域感知结合,如同撒开一张无形的巨网,细致地筛选着这片星际坟场中任何可能残存的、有价值的“余烬”。
过程远比想象的困难。绝大部分残骸都已彻底“死去”,物质结构在漫长岁月中衰变,能量核心早已耗尽或崩坏。他们找到了不少类似之前“黑匣子”的数据存储单元,但绝大多数都已无法读取,少数几个能激活的,提供的信息也多是重复或碎片化,价值有限。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赵擎天看着又一次无功而返的扫描结果,眉头紧锁,“这片废墟太大了,而且破坏得太彻底。”
“能源是关键。”张景山抚须沉吟,“没有足够的启动能源,即便有蓝图,协议也无法运行。”
林枫沉默着,他的意念如同最耐心的渔夫,一次次撒网,一次次收回。定星珠在他体内缓缓旋转,与这片曾经属于“播种者”的星空隐隐共鸣。忽然,他心念一动,将感知聚焦在了那些残骸上被某种特定能量武器(推测是“收割者”的裂界武器)击穿的痕迹上。
Λ序列迅速建立能量残留分析模型。一种假设在他脑海中形成:“裂界武器”在毁灭物质结构的同时,是否可能将部分能量以某种“惰性”或“封印”状态,残留在打击点的微观结构中?
“调整扫描参数,聚焦高频能量武器残留区域,寻找非自然能量结晶化或惰性封存迹象。”林枫对Λ序列下达了新指令。
新的扫描开始了,这一次,目标更加明确。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靠近原前哨站核心区域(根据结构推断)的一片巨大装甲残骸的背面,一个被熔穿的巨大孔洞边缘,Λ序列捕捉到了极其微弱的、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能量惰性波动!
星槎立刻前往。靠近后,众人看到那孔洞边缘的金属呈现一种奇特的琉璃化质感,内部隐约可见一些细小的、如同钻石尘屑般的结晶颗粒,散发着几乎难以察觉的幽光。
“这是……被瞬间极致的高温高压,将武器逸散能量和物质一同‘锻造’成了结晶?”夜凰观察后,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林枫伸出手,星武真力化作最精细的镊子,小心翼翼地摄取了一粒微尘般的结晶。Λ序列立刻进行分析。
“成分复杂……蕴含高纯度、高稳定性的能量……结构稳定,处于深度‘休眠’状态……需要特定频率的能量‘唤醒’……” 分析结果令人振奋!
这很可能就是他们苦苦寻找的、能够启动“余烬重构协议”的能源!虽然每一粒结晶蕴含的能量相对于启动协议所需可能只是杯水车薪,但这片废墟中,类似的打击痕迹绝不止一处!
“收集它们!尽可能多地收集!”林枫下达命令。
星槎配备了基础的工程机器人和小型牵引光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众人以这片区域为中心,四处搜寻类似的能量武器残留点,小心翼翼地收集着这些蕴含着毁灭与新生双重可能的“能量微尘”。
这是一个枯燥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磐石和山猫负责操控设备和警戒,张景山和赵擎天凭借深厚功力辅助感知和精细操作,夜凰则凭借刺客的敏锐,寻找着最容易被忽略的角落。
林枫则坐镇中央,一边维持着广域扫描,指引方向,一边尝试着以自身星武真力结合定星珠气息,去“唤醒”一小撮收集到的能量微尘。
最初几次尝试都失败了,能量微尘毫无反应。林枫并不气馁,不断调整着真力的频率与属性,使其更接近“播种者”的本源,也更契合这些能量微尘被“锻造”时承受的那种力量特质。
终于,在他将一丝极其纯粹的、源自定星珠核心的秩序星辉,以某种独特的谐振频率注入一粒能量微尘时——
嗡!
那粒微尘猛地亮了起来,散发出温和而稳定的光芒,内部沉睡的能量被成功激活!虽然只是一粒,但其瞬间释放的能量纯度,让林枫都为之动容!
“成功了!”林枫眼中闪过喜色。他立刻将这种“唤醒”频率记录下来,并通过Λ序列共享给星槎的工程单位,使其能够自动化进行唤醒和能量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