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书海筑基(2 / 2)

林枫恭敬受教:“是,晚辈明白了。”

杨老似乎想起了什么,缓缓起身,在一个上了锁的陈旧樟木箱里翻找片刻,取出一本薄薄的、用油布包裹的小册子,递给林枫。

“这本《钓蟾劲》残篇,你或许可以看看。它并非直接修炼脏腑,而是另辟蹊径,通过模仿金蟾鼓荡发声,锻炼喉、胸、腹部的细微筋膜和内息,间接震动内腑,增强其韧性与活力。是一种相对温和安全的内练法子,对你目前稳固暗劲,感知内腑略有裨益。但只是残篇,缺失了最关键的核心心法,莫要强修,参考其思路即可。”

林枫心中一喜,双手接过。这正是他目前最需要的东西!虽然残缺,但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思路和方向。

“多谢前辈!”林枫感激道。

“去吧。读书是好事,但也别读傻了。功夫是练出来的,不是看出来、想出来的。”杨老摆摆手,重新坐回书案后,拿起他那把小小的毛刷,继续与古籍上的尘埃较劲,仿佛刚才只是给了林枫一颗普通的糖果。

林枫回到后院,迫不及待地翻开《钓蟾劲》残篇。里面果然只有一些呼吸配合肌肉轻微鼓荡震颤的法门,以及几幅粗略的筋膜运行示意图,关于如何凝聚“蟾音”、真正深入内腑的核心部分已然缺失。

但这对林枫来说,已经足够了!

他不需要完全照搬!他有自己的理论框架和思考方式!

他结合现代声学、振动理论以及解剖学知识,开始尝试理解这种“鼓荡”的本质。

“是通过特定频率的肌肉震颤,引发体内空腔(胸腔、腹腔)共振?”

“是利用呼吸气流摩擦或冲击某些部位,产生次声波或特定频率的机械波,作用于内脏?”

“其目的是通过温和的、持续的机械刺激,增强内脏结缔组织的强度、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调节?”

他再次进入那种疯狂的思考-实践循环。一边琢磨原理,一边小心翼翼地尝试控制喉部、膈肌、腹部深层肌肉进行极其细微的、不同频率的震颤。

一开始毫无头绪,不是无法同时协调多处肌肉,就是震颤频率不对,毫无效果,甚至引得自己咳嗽、岔气。

但他韧性十足,不断调整,不断尝试。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他盘膝坐在床上,心神空明,暗劲如水银般在体内缓缓流转。他尝试着将一丝极其微弱的震颤,从喉部下移,与呼吸节奏相合,缓缓沉入胸腹之间。

嗡……

一种极其轻微、几乎无法听见的低沉嗡鸣,仿佛夏夜池塘边的蛙鸣,从他体内隐隐传出。

同时,他感觉到胸腔、腹腔内的器官,仿佛被极其轻柔的羽毛拂过,又像是浸泡在温暖的泉水中,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舒适感和微弱的共鸣!

有效!

虽然距离真正的“钓蟾劲”震腑洗髓还差得远,但这无疑证明了他的思路是正确的!找到了一种相对安全的方式来初步刺激和感知内腑!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保持住这种状态,细细体会着身体内部的细微变化。

就在他心神完全沉浸于体内那奇妙的共鸣时,被他放在枕边的那枚星骸碎片,再次发生了极其细微的变化。

它不再冰冷死寂,而是微微散发出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温热。表面那些黯淡的、难以辨认的纹路,似乎有极其微弱的、深蓝色的光芒,如同呼吸般明灭了一次,旋即隐去。

沉浸在修炼中的林枫,似乎隐约捕捉到了一丝异常,但那感觉稍纵即逝,他并未在意,只以为是自身修炼产生的错觉。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以自身的力量不断探索人体奥秘,不断靠近那“打破虚空,见神不坏”的至高境界时,这片来自星海的死寂残骸,似乎也因为他这独特而活跃的生命磁场,被极其微弱地……激活了一丝。

危险的机遇,或者说机遇的危险,正伴随着他每一步的成长,悄然累积。

窗外的南都市,霓虹依旧,暗流汹涌。书铺之内,少年正以古卷为舟,以自身为试验场,驶向那未知而浩瀚的人体宇宙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