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结业(2 / 2)

琴弓划过琴弦,轻快的音符像雪花般飘满整个音乐厅。姜时愿的指尖不再紧张,高把位的音准完美得连她自己都惊讶。演奏到高潮部分时,她甚至能感受到琴弦在指腹下微微震颤的共鸣——就像霍夫曼教授说的那样,让音符自己跳出来。

演奏结束后,韦伯教授在后台紧紧拥抱她:“tsuki,你这次表现得很好,霍夫曼给我打电话,说你的天赋令人印象深刻。”

姜时愿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才是音乐家的态度。”韦伯教授拍了拍她的肩膀,“期待在更大的舞台上听到你的声音。”

飞机降落在重庆江北机场时,潮湿温暖的空气扑面而来。姜时愿拖着行李箱走出航站楼,远远就看见父母在接机口等候。

林文茵穿着淡紫色的针织开衫,在人群中格外显眼。她踮起脚尖朝出口张望,一看到女儿就用力挥手。姜明远站在她身旁,手里拿着一杯还冒着热气的奶茶——姜时愿喜欢的芋泥口味。

“岁岁!”林文茵小跑几步,一把将女儿搂进怀里,“怎么又瘦了?维也纳的东西吃不惯吗?”她身上淡淡的茉莉花香瞬间包围了姜时愿。

姜明远接过行李箱,把温热的奶茶塞到女儿手里:“先喝点热的,车上给你带了吃的。”他仔细打量着女儿,“手指恢复得怎么样?”

姜时愿捧着奶茶,温热透过杯壁传到指尖:“好多了,霍夫曼教授教了我新的按弦方法。”她晃了晃左手,小指上已经看不到明显的红肿。

回家的路上,姜时愿靠在车窗边,望着窗外熟悉的街景。重庆的黄昏笼罩着一层朦胧的雾气,路边的黄桷树已经冒出了嫩绿的新芽。车载广播里正在播放轻音乐,是肖邦的《雨滴前奏曲》。

姜明远开着车,林文茵不断从副驾驶转身递来各种小吃——磁器口的陈麻花、解放碑的盐水鸭,甚至还有一盒温热的红糖糍粑。“你奶奶特意做的,”林文茵笑着说,“非说你在国外吃不到糯米。”

“慢点吃。”姜明远从后视镜看她,嘴角微微上扬,“你妈怕你饿着,这一路上给你准备了四五个餐盒。”

林文茵轻拍丈夫的手臂:“还说呢,那杯奶茶不是你非要绕路去买的?”

车窗外,重庆的夜景渐渐亮起。熟悉的街巷,熟悉的灯火,还有身边熟悉的拌嘴声——

车子驶入小区,熟悉的林荫道两旁,早春的花苞已经悄然绽放。姜时愿跟着父母走进电梯,看着楼层数字一个个跳动,心里涌起一股久违的安心感。

推开家门,扑面而来的是炖汤的香气。餐桌上摆好了她爱吃的菜——红烧排骨、可乐鸡翅、最中间是一碗冒着热气的莲藕排骨汤,汤色奶白,上面飘着几粒枸杞。还有一小碗冒着热气的醪糟汤圆。

姜时愿坐在餐桌前,热腾腾的饭菜驱散了旅途的疲惫。

晚饭后,姜时愿回到自己的房间。书桌上的熊猫音乐盒还摆在原来的位置,旁边整齐地放着寒假前没看完的乐谱。

她轻轻转动发条,《卡农》的旋律立刻在房间里流淌开来。

窗外,重庆的夜色温柔地笼罩着城市。姜时愿取出小提琴,琴弓轻触琴弦,霍夫曼教授教她的那首练习曲从指尖流泻而出。

轻快的音符像维也纳的雪花,又像重庆春天的细雨,在两个遥远的城市之间架起一座音乐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