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晶蟾夜巡带来的压迫感逐渐散去,但陆见平心中的紧迫感却丝毫未减。巢穴深处那几处稳定的能量波动,如同磁石般吸引着他。然而,硬闯无疑是取死之道,他必须拥有更多的筹码,更深的依仗。这依仗,或许就落在他手中这几片冰冷的金属残片上。
他再次取出那片最小的残片,以及另外两片稍大、纹路更为复杂的。突破至蕴灵八层后,他的神识更加凝练,对能量的感知也更为精细。他决定进行更冒险,也更深入的尝试。
他首先尝试了最直接的方法——同时向三片残片注入不同属性的真元(基于五行理论模拟的不同频率能量波),观察反应。结果依旧是石沉大海,这些残片仿佛对当前修真体系的能量完全“免疫”。
“不是能量类型的问题,或许是……‘协议’不对?” 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海。就像不同的无线电通讯需要相同的频段和调制方式,与这上古造物沟通,可能需要特定的“握手信号”。
他想起了星钥。这来自星槎文明的权限钥匙,或许就是正确的“解码器”。
他小心翼翼地取出沉寂的星钥。此时的星钥黯淡无光,仿佛一块凡铁,之前吸收异种能量的消耗似乎让它陷入了深度的休眠。他尝试像之前那样向其注入真元,毫无反应。
难道必须等待星钥自行恢复?那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
陆见平不甘心。他回忆起星钥与星石共鸣,以及之前短暂激活时的感觉。那并非纯粹的能量灌输,更像是一种……特定模式的“识别”与“认证”。
“如果能量不行,那么信息呢?或者说,承载着特定信息的能量结构?”
他将目光再次投向那些几何纹路。这些纹路本身就是一种高度凝练的信息载体。他能否模拟出类似的信息结构?
他调动神识,不再试图冲击残片,而是开始在残片表面的纹路上空,极其缓慢地、按照纹路的走向和比例,用神识“临摹”起来!这不是简单的描画,而是在模拟其内在的数学规律和能量引导逻辑。
这是一个极其精微的操作,对神识的控制力要求达到了变态的程度。他必须确保每一道神识勾勒出的“线条”,都符合原纹路蕴含的曲率、角度和对称性,不能有丝毫偏差。
起初,毫无动静。他只是像个学徒一样,在重复着一种徒劳的模仿。
但他没有放弃。他坚信这背后存在逻辑。他一遍遍地临摹,心神完全沉浸在那冰冷而优美的几何世界中,试图理解每一个转角的意义,每一道弧线的函数。
不知过了多久,当他用神识临摹到那片最小残片中心的一个复杂“七重对称雪花”纹路时,异变陡生!
他手中的星钥,毫无征兆地轻微震动了一下!虽然依旧黯淡,但核心处有一点微光,如同风中的残烛,闪烁了一下!
有戏!
陆见平精神大振,强压下激动,更加专注地维持着对那“雪花”纹路的神识临摹。同时,他分出一丝微弱到极致的真元,不是注入星钥,而是如同润滑剂般,轻轻拂过星钥表面那些同样复杂难明的细微纹路。
“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