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有始 > 第111章 意识海洋

第111章 意识海洋(2 / 2)

他们终于亲眼目睹了冰晶的“诞生”。

也终于明白,他们闯入的,不仅仅是一个物理上的深渊,更是一个逝去文明,永恒的、仍在不断思考和自我复制的——集体意识坟场。

…………

“归墟使者”号悬浮在那片无形的“镜面”之上,如同一个渺小的观察者,凝视着下方那浩瀚无垠、波涛汹涌的“意识汞海”。恐惧逐渐被一种巨大的悲痛感和强烈的好奇心所取代。

玄天文明终极命运的真相,正以这种超越想象的形式展现在他们面前。

“意识……不,更准确地说,是信息化的记忆和人格副本,就存储在这些金属氢本身之中!”商珺看着高精度传感器传回的数据,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金属氢在超高压下不仅是超导体,更是一种理想的量子信息存储介质。它的原子晶格结构极其稳定,电子运动高度有序,几乎没有任何杂质来干扰其量子态的相干性。玄天文明利用了这一点。”

尼尔·罗素接着分析,调出了金属氢的晶格模型:“看这里!他们并非将信息存储在某个‘芯片’里,而是将信息编码到了整个金属氢海洋的宏观量子态中。利用金属氢的超流特性,每一个氢原子核的自旋、每一个电子的轨道状态,都可以作为一个量子比特。这整片海洋……就是一个庞大到无法想象的、由量子比特构成的生物神经网络的模拟体。记忆和意识模式,以复杂的量子纠缠态弥漫在整个海洋里。”

AI玄女介入分析,她的声音似乎也带上了一丝计算的凝重:

“推论:反物质冰晶并非自然产物,而是该‘意识海洋’的排泄物或自我保护机制。

模拟过程如下:

1.信息过载与逻辑熵增:意识海洋在无限的时间中不断运行、自我复制记忆,导致信息极度臃肿混乱,产生大量无意义的‘信息噪音’或‘逻辑悖论’。这类似于人类大脑产生神经纤维缠结。

2.系统排异:为了维持主体意识海洋的相对‘纯净’(尽管可能也已受损),这些无法整合的、冗余的、或带有破坏性的信息片段,被系统识别并‘隔离’出来。

3.封装与投射:被隔离的信息碎片,混合了强大的能量(很可能是意识海洋本身的精神能量),沿着某种固化的程序,被强制封装入一个由纯能量构成的、极其稳定的‘力场模板’中——这就是冰晶的雏形。

4.物质化:该力场模板剧烈地攫取周围的金属氢物质,并按照玄天文明最深层的科技记忆,在其核心生成反物质,最终形成我们所见的、结构稳定的‘反物质冰晶’。

5.驱逐:成型后的冰晶因其自身的能量场和物理特性,被主体意识海洋排斥,从而上浮离开。”

时寒锋:“它们相当于被踢出族群,被流放的犯人。”

商珺:“也可以这么认为,他们的确就是这个海洋中的不稳定个体。”

“我明白了……”本杰明的声音充满了悲凉,“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是‘逻辑性死亡’。他们的意识,他们的记忆,确实还在,甚至可能每一个个体都‘感觉’自己还活着,活在永恒的‘现在’。但这些记忆和意识已经失去了结构,失去了意义,就像一本书,被无限复印又被打乱了所有页码,甚至每一页都掺杂了其他书的乱码。它存在,但已不可读,不可理解。他们获得了他们追求的‘永生’,但付出的代价是作为一个文明、作为有意义的个体的终极消亡。这片海洋,是一个充满尖叫却无人聆听的永恒疯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