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有始 > 第109章 新的潜航器

第109章 新的潜航器(2 / 2)

工程师们提出,不再追求造一个无比坚硬的铁壳,转而模仿冰晶维持自身存在的量子场效应。

在艇身外生成一个弱化的、可控的定向强相互作用场,并非用于禁锢反物质,而是通过场盾巧妙地“推开”周围粘稠沉重的汞海,在潜水器周围形成一个薄薄的“安全气泡”。

这样,潜水器本身承受的压力就会大大减小。但这技术极其危险,能量场一旦不稳定,潜水器瞬间就会被压扁。

同时潜航器放弃了动力装置,直接通过定向控制场盾的形态和强弱控制航向。

科学家们又找到了一种“相变自适应材料”。这种材料打造的舰体外壳,能感知外部环境巨变,并通过内部纳米结构的高速重组,发生可控的、暂时的相变,以形态的流动性和适应性来替代刚性结构的脆弱性。

通讯专家们则试图模仿冰晶与汞海之间那种诡异的能量共振。他们放弃传统的无线电,转而研究一种基于量子原理的新型通讯方式——量子谐波通讯。

就像两个人在一片嘈杂的市场上,不用喊话,而是通过对视和特定的手势来交流。他们希望找到一种只有他们自己能识别“暗号”,能在汞海的干扰中传递微弱但有效的信息。

这个方案一提出,就遭到了很多人的强烈反对。

“太疯狂了!”一位老工程师拍着桌子,“我们根本不完全懂那冰晶的能量场是怎么回事!这就像拿着一把不知道会不会炸膛的枪上战场!万一我们的‘能量盾’不稳定,或者频率错了,非但保护不了自己,反而可能像一块磁铁,把周围的危险全吸过来!”

但是,卫星图片上那片不断扩大的银色区域,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没有时间犹豫了。

最终,在巨大的争议和紧迫的压力下,第一艘实验性的深潜器——“初光号”,在台湾舰的船坞里建造完成了。

它看起来非常怪异:流线型的身体覆盖着一层暗灰色的、仿佛有生命般微微流动的特殊材料。它的头部没有传统的玻璃窗,而是布满了各种奇怪的传感器。最奇特的是,它周身隐约可见一层微弱的蓝光,那是模仿冰晶的“能量盾”在测试运行。

它将承载着人类的希望,以及巨大的未知风险,首次下潜进入汞海。

项目的总指挥司星墟走到“初光号”旁边,拍了拍它冰冷的外壳。他的心情非常复杂,这艘船既代表了人类智慧的巅峰,也充满了模仿魔鬼带来的不确定性。

“保持冷静,谨慎测试,”他对艇长和船员们说,“你们的任务不是冒险,是观察和学习。记录下一切数据,然后,一定要平安回来。”

巨大的吊臂将“初光号”缓缓放入海中。它沉入海水,先是溅起正常的蓝色水花,但当它接触那片银灰色的汞海时,就像被吞噬一样,无声无息地沉了下去,只在表面留下一圈细微的涟漪。

航母指挥中心里,所有人都紧张地盯着大屏幕。屏幕上,“初光号”传回的信号变得极其微弱且不稳定,各种数据断断续续地跳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