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有始 > 第28章 青铜雨

第28章 青铜雨(2 / 2)

这些原始脉冲经过其核心“黑洞戴森云”引力波场的的复杂调制、聚焦和能量放大,形成了一种强大而精密的信息-能量场,笼罩着洛阳区域。

这种特定的信息-能量场,与洛阳地区空气中弥漫的、特定种类和状态的游离金属元素(主要是铜、锡的氧化物、纳米颗粒、工业金属粉尘等)产生了强烈的量子共振。

共振的过程并非简单的物理激发,而是如同无形的刻刀和编程器,将一套复杂的“物质重组指令代码”直接刻录、写入到了这些金属微粒的内部结构和能量特征中!

被成功“编程”后的金属微粒,本质上已经蜕变为一种具有特定“行为指令”的纳米级\/分子级“活金属”执行单元。

它们不再是惰性的灰尘,而是携带了“钧天文明机械转化模板”的微型机器人。

这些“活金属”单元通过接触(雨水是最有效的载体,空气悬浮微粒也能缓慢作用)进入人体。它们利用微小的尺寸侵入细胞。

它们并非传统生物意义上的病毒或细菌,而是冷酷执行程序的分子级“机械降神”。它们干扰、劫持正常的细胞代谢和信号通路,强行征用生物体内的金属离子和有机分子资源,严格按照其携带的“代码”,将有机生命组织不可逆地重组、转化为具有青铜质感和齿轮等机械美学特征的无机-有机混合结构!

青铜瘟疫的本质,是一场由远古高等文明无意识遗散的量子信息场驱动,通过环境媒介(金属微粒)执行的、针对生物体的、分子层面的强制性“物质编程”攻击!

理解了敌人是“程序”而非传统病原体,对抗的思路也随之清晰:要战胜它,就需要一种能干扰、阻断甚至“反编译”这种入侵程序的“疫苗”或“杀毒程序”。

具体的解决方案,专家们产生了分歧,主要分为两种思路。

第一种主张:紧急研发能够高效吸附、包裹、清除体内特定“活金属”单元的生物相容性纳米材料或药物。

这是治标之法,能迅速减少新入侵者,延缓病变进程,但对已经完成的重组转化效果微弱,且需要长期甚至终身使用。

第二种主张:研制信息对抗 - 基因编辑疫苗,这才是治本之策,也是终极目标。

首要任务是精确识别“活金属”单元所携带的、来自巨人脉冲场的独特量子信息编码特征或能量共振签名。这是病毒程序的“密钥”。

疫苗本身将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生物-信息载体”,经过特殊基因编辑的无害病毒载体、能表达特定蛋白或RNA的纳米颗粒、甚至人为合成的类生命信息结构。

这个计划需要分两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