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李默,救驾来迟!让娘娘和诸位大人受惊了!请皇后娘娘恕罪!”李默单膝跪地,声音因疲惫和激动而略显沙哑,但依旧铿锵有力。
“李卿快起!快起来!”皇后声音微颤,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与深深的感激,连忙虚扶,“若非李卿与范卿力挽狂澜,我等……我等皆已成阶下之囚,国将不国!何罪之有!”
“外面情形如今如何?叛军可曾退去?”林相迫不及待地追问,苍老的声音中带着急切。
“回娘娘,林相!”李默起身,言简意赅地汇报,“九皇子叛军主力已被我部与范都督援军内外夹击,彻底击溃!范都督正率领边军精锐,清剿城内残敌,肃清街道。皇城之围已解!大局已定!”他虽然说得简洁,但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的分量。
殿内众人闻言,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不约而同地长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压在心口的千斤巨石,不少人甚至觉得双腿发软,需要互相搀扶才能站稳。一种劫后余生的虚脱感与巨大的喜悦交织在一起。
“好!好!好!”皇后连说三个好字,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李卿、范卿,皆是擎天保驾之臣,国之柱石!陛下……陛下若能知晓……”她的话语哽咽,带着无尽的心酸与期盼。
就在这时,一名太医顾不得礼仪,踉踉跄跄、连滚带爬地冲进大殿,因为极度的激动和奔跑,他脸色潮红,气喘吁吁,几乎语无伦次:“娘娘!各位大人!天大的喜讯!陛下……陛下醒了!陛下醒了!”
“什么?!”
“陛下醒了?!”
这突如其来的喜讯,如同又一记惊雷,在奉先殿内炸响!所有人先是一愣,随即脸上爆发出难以言喻的狂喜!皇帝苏醒,这意味着社稷神器有了最终的依托,所有的动荡和不安都有了定海神针!
“快!快!去寝宫!”皇后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激动得身体微微摇晃,也顾不得维持平日端庄的仪态,在宫娥的搀扶下,急步向外走去。李默、林相等重臣立刻收敛心神,强压下心中的激动,紧随其后。
皇帝寝宫内,烛火通明,药香混合着淡淡的血腥气。皇帝果然睁开了眼睛,虽然脸色依旧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嘴唇干裂,身形消瘦,但那双曾经睥睨天下的眼眸,却已恢复了帝王的清明与深邃。他看到皇后和李默等人急匆匆地进来,嘴唇微微翕动,似乎想说什么,却因为虚弱而发不出清晰的声音。
“陛下!陛下!您终于醒了!”皇后扑到龙榻前,紧紧握住皇帝那只瘦削而冰凉的手,泪水如同断线的珍珠,滚滚而下,多日来的担忧、恐惧、委屈在这一刻尽数宣泄出来。
皇帝感受到掌心的温度和颤抖,他极其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回握了一下,目光缓缓地、带着一丝疲惫扫过床前的每一个人,当他的视线落在浑身浴血、甲胄残破却依旧挺直脊梁的李默身上时,微微停顿,然后郑重地点了点头,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许、欣慰,以及一种沉甸甸的托付之意。
“……逆子……何在?”皇帝积蓄了片刻力量,终于吐出了极其微弱、却字字冰冷如同寒铁的几个字,那话语中蕴含的杀意,让寝宫内的温度都仿佛下降了几分。
“回陛下,”李默连忙上前一步,躬身沉声回道,“九皇子萧锐已被我军擒获,叛军大部溃散伏诛,范永年都督正率军在城内清剿残余叛党,京城局势已基本控制。”
皇帝闭上眼,深深地、艰难地吸了一口气,胸膛剧烈地起伏了几下,仿佛在平复内心的震怒与悲凉。当他再次睁开双眼时,里面已是一片属于帝王的、不容置疑的冷酷与决绝:“拟旨……”他声音依旧微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废萧锐为庶人……剥夺宗籍……圈禁宗人府,非死不得出……其余叛党首恶……及其附逆者……按谋逆大罪……交由三法司……从严从快……按律严惩……绝不姑息……以儆效尤……”
“臣等遵旨!”林相等人立刻躬身领命,声音肃穆。这道旨意,将为这场叛乱画上最终的句号,也预示着京城即将迎来一场彻底的政治清洗。
皇帝的目光再次转向李默,挣扎着,似乎想要抬起那只没有受伤的手。李默会意,连忙又上前一步,俯身凑近。
“……崔家……”皇帝吐出这两个字,目光锐利如刀,带着无尽的寒意。
李默立刻明白皇帝的意思,低声道:“陛下放心,崔家别院已被皇城司重兵围困,水泄不通,崔泓及其长子崔琰等重要人物,皆在掌控之中,插翅难飞。地底叛军已知的七处出口,已被我军堵塞三处,范都督正率部清剿从其他出口逃窜的残敌,定不使一人漏网。所有相关罪证,包括前朝‘天工院’遗物,均已妥善封存。”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满意和如释重负的神色,随即那强行提起的精神似乎消耗殆尽,无边的疲惫如同潮水般再次将他淹没,他艰难地抬起手,先是虚弱地指了指李默,然后又指了指林相和皇后,嘴唇动了动,却再也发不出声音。
众人心中了然,这是将叛乱之后的善后、清算、以及稳定朝局等一应重大事宜,明确托付给了忠勇侯李默和以林相为首的内阁,并由皇后从旁监看,以确保平稳过渡。
“臣等必竭心尽力,不负陛下重托!定使社稷安稳,海内澄清!”李默与林相等人齐声应道,声音坚定,如同立下誓言。
皇帝似乎终于彻底放心了,眼皮沉重地合上,再次陷入了昏睡之中,但这一次,他的呼吸明显比之前平稳悠长了许多,脸上那层萦绕不去的死灰色也淡去了不少。
小心翼翼地退出寝宫,所有站在殿外廊下的人,都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种近乎虚脱的感觉,那是精神极度紧绷后骤然松弛带来的生理反应,但紧随其后的,是一种更加沉甸甸的、压在心头的责任感。京城这场突如其来的叛乱虽暂告平定,但后续繁琐而严峻的清算、审讯、深挖那庞大的前朝余孽和“天工院”潜伏网络、安抚民心、重整防务……这一系列千头万绪的工作,才是真正考验他们智慧和能力的艰巨任务。
李默独自站在汉白玉的栏杆前,望着东方渐渐泛起的鱼肚白,晨曦微露,试图驱散笼罩京城的硝烟与血腥气。城中,零星的战斗声和象征着胜利与清算的火炮轰鸣声仍在顽固地响起,如同这首惊心动魄之夜曲的余韵,但所有人都明白,大局已定,黎明终将到来。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怀中那份紧贴着胸膛、仿佛还带着父亲体温和血迹的名单,眼神在晨曦的微光中,变得愈发锐利和坚定,如同经过淬火锤炼的精钢。
父亲的沉冤,陛下的托付,朔风堡将士的鲜血,还有这历经劫波的万里河山……是时候,做一个彻底的了断了。
“韩震。”他轻声唤道,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末将在!”韩震如同幽灵般应声而出,甲胄上凝固的血痂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暗沉。
“点齐我们最得力的人马,随我去崔家别院。”李默转过身,目光平静却深不见底,仿佛蕴藏着即将爆发的风暴,“是时候,请那位‘德高望重’的崔公,好好出来‘聊一聊’了。有些账,该连本带利,算清楚了。”
朝阳终于挣脱了地平线的束缚,将万道金光毫不吝啬地洒向人间,刺破了笼罩京城的最后一丝晨雾,也照亮了这座经历了一夜血与火残酷洗礼、百废待兴的帝都,同时,也清晰地勾勒出李默那坚毅如磐石、仿佛任何风雨都无法撼动的侧脸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