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暗流涌动各方谋(2 / 2)

“哈哈,妙!罚钱抄书!父皇这招真是绝了!老大这次里子面子可都丢光了!”萧锐抚掌大笑,心情畅快无比,对身旁的钱茂道,“还是钱先生妙计,略施小计,便让老大和李默狗咬狗,一嘴毛!痛快!”

钱茂却显得较为谨慎,并未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殿下,此事虽看似我们得利,但陛下心思深沉,未必看不出其中奥妙。李默此人,滑不溜手,并未如我等所愿与太子彻底撕破脸死斗,反而得了陛下安抚(罚没太子的用度充实革新司,实则是增强了李默的实力)。下一步,我们该如何?”

萧锐笑容稍敛,眯起眼,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无妨。老大经此一事,必然更恨李默,此乃阳谋。李默查案之心也绝不会死。让他们斗去!我们只需暗中给李默递些刀子,必要时再推波助澜即可。对了,让你找的‘永昌号’的真账本,可有进展?那才是真正能一击致命的东西!”

钱茂低声道:“已有眉目。‘永昌号’的大掌柜刘万年被送走前,似乎留了一手,真账本可能并未被销毁,而是藏在某处。只是……东宫那边看守严密,我们的人难以接近,还需时日。”

“加紧去办!不惜代价!这才是真正能要老大命的东西!”萧锐眼中闪过贪婪与狠厉。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本账本带来的巨大机会。

朝堂之上,因太子被罚没用度并手书训诫,局势也变得微妙起来。原本一些中立或摇摆的官员,开始重新审视李默的能量和皇帝的态度。虽不至于立刻投靠,但对待李默及其掌管的革新司、核查署,态度明显谨慎了许多,甚至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讨好。

李默对此洞若观火。他深知这暂时的平静下暗流更为汹涌。他更加低调,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不参与任何形式的宴请结交,仿佛只是一个醉心于技术和公务的孤臣。

革新司内,第二代火炮的图纸基本完成,开始试制关键部件。火药颗粒化的实验也取得进展,燃烧效率提升显着。核查署那边,对军粮旧案的调查并未因韩震风波而停止,反而因为皇帝的态度,户部和太仓衙门的拖延有所收敛,陆续有一些陈年档案被送来。

李默坐镇其中,如同一个极有耐心的猎人,仔细翻阅着浩如烟海的卷宗,不放过任何只言片语,寻找着任何可能与当年北境军饷、与“永昌号”、与崔氏有关的蛛丝马迹。他知道,这才是根本。

这日散朝后,林相故意放慢脚步,与李默并肩而行,引来周遭不少隐秘的注视。

“侯爷近日颇是辛劳。”林相看似随意地开口,目光平视前方。

“为国效力,不敢言辛。”李默恭敬回应,心中警觉,知道老相爷必有深意。

林相目视前方,声音压低了些,仅容两人听见:“木秀于林,风虽暂歇,然根未动。侯爷如今圣眷正隆,更需如履薄冰,切记盈满则亏。有些旧账,年代久远,牵扯甚广,翻得太急,恐惊动庞然大物,反噬自身啊。”话语中的提醒和警告意味,不言而喻。

李默心中一震,知道这是林相在暗示父亲冤案背后的水,比他想象的更深更浑。他肃然道:“多谢相爷指点。默心中有数,只查分内之事,不敢逾越。”他表明自己会谨慎行事,但绝不会放弃。

“嗯。”林相点点头,不再多言,缓步离去,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背影。

李默看着林相的背影,眉头微蹙,心中反复咀嚼着“庞然大物”四个字。这指的难道不仅仅是太子?

就在他沉思之际,一名看似普通的小太监悄无声息地靠近,在与李默错身而过的瞬间,极其迅速地将一张折叠的纸条塞进他袖中,随即若无其事地快速离开,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几乎无人察觉。

李默心中猛地一跳,面上却不动声色,继续前行。回到马车上方才展开纸条。

上面只有一行字,笔迹陌生的:“今夜子时,城南土地庙,故人约见,事关‘矩子’。”

矩子?矩子令?

李默目光骤然一凝,心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是天工苑的人终于主动联系?是陆七那边引出的线?还是……另一场针对他或矩子令的陷阱?京城这盘棋局,从未停止,每一步都需慎之又慎。他收起纸条,指尖微微用力,眼神变得愈发深邃难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