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雷霆手段护肱骨(1 / 2)

宫门已近落钥时分,但李默手持御赐腰牌,又有高无庸先前传达口谕的余威在,禁军侍卫略一核查,便躬身放行。他步履生风,径直往养心殿方向而去,心中念头急转,已将面圣后的说辞反复推敲了数遍。

然而,行至半路,却被一名小太监拦下,言道陛下正在与林相议事,吩咐任何人不得打扰。李默心中一沉,知道这或许是皇帝有意晾他一晾,或是殿内真有要事。他压下心头焦灼,肃立廊下等候,目光扫过宫墙内沉沉的夜色,只觉得那朱红高墙仿佛巨大的囚笼,压得人喘不过气。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养心殿的门才“吱呀”一声打开,林相缓步而出,见到廊下的李默,似乎并不意外,只微微颔首,目光交汇间,流露出些许不易察觉的凝重,随即擦身而过。

“李侯爷,陛下宣您进去。”高无庸的声音从殿内传来。

李默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气,迈入殿中。只见皇帝仍坐在御案之后,面色如常,看不出方才议过何事。

“臣李默,叩见陛下。”

“平身。”皇帝放下手中的茶盏,目光落在他身上,“这么晚了去而复返,所为何事?莫非是那粮商之事,又有新情况?”

“回陛下,并非为此。”李默起身,神色沉凝,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愤懑与无奈,“臣方才出宫,得知都察院严御史当众弹劾臣治下不严,缘由是臣麾下护卫统领韩震,被控昨日于城南械斗,致人重伤。臣惊愕万分,特来向陛下陈情!”

“哦?有这等事?”皇帝眉梢微挑,似乎来了兴趣,“朕倒还未见到这份奏章。韩震……朕记得是幽州之战那个骁勇的护卫头领?”

“陛下圣明,正是此人。”李默语气肯定,“韩震跟随臣日久,其人性格沉稳,绝非鲁莽斗狠之辈。更为关键的是,昨日他告假外出,乃是奉臣之密令,前往京郊探望一位对革新司技术有所助益的老匠师家眷,以示抚慰,绝无可能出现在城南酒肆与人械斗!此事,臣有人证物证!”

他刻意模糊了“老匠师”的身份,只强调其对“技术”的助益,并将韩震之行定义为公务延伸,而非私事。

皇帝沉吟道:“奉你之命?密令?探望匠师家眷?”他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李爱卿,你这革新司的差事,倒是做得细致。然,苦主伤痕累累,众目睽睽,严御史言之凿凿,你又如何断定必是诬告?”

“陛下!”李默语气加重,带着一丝被冤屈的激动,“正因众目睽睽,才更可疑!韩震乃军中悍卒,身手不凡,若真是他与人械斗,岂会留下如此多活口指证?更遑论将其打成重伤?依臣浅见,此乃拙劣的苦肉计,目的便是构陷韩震,进而污蔑臣治下无方,甚至……打断臣正在进行的军械粮饷核查之事!其心可诛!恳请陛下明察,将此案交由有司,彻查到底,还韩震清白,亦还臣一个公道!”

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军械粮饷核查”,暗示对方是针对此项皇帝亲自交代的任务而来。

皇帝的目光深邃起来,静静地看着李默,殿内一时落针可闻。李默垂首躬身,姿态放得极低,心跳却不由加速。他在赌,赌皇帝对整顿军械后勤的决心,赌皇帝暂时还需要他这把刀。

良久,皇帝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情绪:“依你之见,该交由哪个‘有司’?”

李默心中一动,知道机会来了,立刻道:“京兆府尹与都察院往来密切,恐难以避嫌。臣恳请陛下,将此案移交卫尉寺查办!卫尉寺掌管宫禁及部分京师治安,职权相关,且与都察院、京兆府皆无统属,由赵汝成少卿主持,必能公允断案!”

推荐赵汝成,既是因他与此事无关,且与自己有香火情,更因皇帝知道赵汝成是其心腹,用他,意味着皇帝要将此案直接掌控在手。

皇帝嘴角似乎弯起一个极细微的弧度,转瞬即逝:“你倒会挑人。赵汝成……嗯,确是个合适人选。”他顿了顿,仿佛随意道,“听说,你与赵汝成私交不错?”

李默心头一凛,立刻道:“臣与赵少卿仅在公务上有过数面之缘,钦佩其为人刚正,办案利落,绝无私交。臣此番举荐,全然出于公心,只为求一个水落石出!”

“罢了。”皇帝摆摆手,似乎懒得深究,“既然你如此肯定韩震被冤,朕便给你这个机会。高无庸。”

“奴才在。”高无庸悄无声息地上前。

“传朕口谕:京兆府所接韩震械斗一案,即刻移交卫尉寺,由少卿赵汝成主理,限期五日,查明真相,据实奏报。告诉赵汝成,朕要的是真相,不拘任何情面。”

“嗻。”高无庸躬身领命,退了出去。

李默心中一块大石落地,深深叩首:“臣,谢陛下信任!”

“信任?”皇帝淡淡瞥了他一眼,“朕是信证据。李爱卿,记住你今日的话。若五日后,赵汝成查出的结果并非如你所言……朕的耐心,也是有限的。”

“臣明白!若韩震果真行为不端,臣甘愿同罪!”李默斩钉截铁道。

“去吧。”皇帝重新拿起一份奏折,不再看他。

李默再次行礼,退出了养心殿。直到走出很远,才发觉掌心已被指甲掐出深深的印痕。皇帝的最后一句警告,犹在耳边。五日之期,压力已然给到了赵汝成,也给到了他自己。

他必须立刻行动起来。

回到积善堂,福伯早已焦急地等在书房。

“侯爷,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