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核查风波暗箭藏(2 / 2)

“侯爷的意思是?”

“从明面上查。”李默目光锐利如刀,“‘永昌号’是皇商,常年承接宫内和朝廷采买。你立刻去搜集所有关于‘永昌号’近年来承接的粮草、物资供应的公开信息,尤其是涉及边军的部分。我去找赵汝成和秦老将军,通过卫尉寺和军中的旧关系,调阅近年来的军饷、粮草拨付档案,进行比对!我就不信,如此大宗的款项往来,会做得天衣无缝,不留下一丝破绽!”他要以官方名义,行调查之实,哪怕会惊动对方。

既然暗线被掐断,那就用阳谋,用官方渠道,正大光明地去查账!虽然难度更大,也会立刻引起对方警觉,但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了!

“可是……侯爷,如此一来,岂不是明着告诉对方我们在查?”韩震担忧道。这无异于直接站到了明处,成为靶子。

“那就让他们知道!”李默冷声道,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勇气,“我如今领了革新司的差事,核查军械粮饷账目,以优化后勤供应、降低成本为名,有何不可?他们越是阻拦,就越是心虚!”这是一步险棋,是将自己放在了明处,与躲在暗处的强大对手直接较量。

但李默别无选择。父亲的血仇,边军将士的冤魂,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他,让他无法退缩。手下弟兄的血,更不能白流。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福伯急促的声音:“少爷!宫里的高公公来了,说陛下急召您入宫!”

深夜急召?在这个节骨眼上?

李默和韩震对视一眼,心中同时升起强烈的不祥预感。皇帝为何深夜召见?难道与调查有关?还是核查组又出了什么幺蛾子?亦或是……灭口之事,已然上达天听?

李默迅速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整理了一下衣袍,沉声道:“知道了。福伯,请高公公稍候,我马上就来。”

他看向韩震:“按我刚才说的,立刻去办。小心些。”目光中充满了嘱托和警示。

“是!”韩震重重点头,明白事情的严重性,迅速消失在暗门后。

李默深吸一口气,努力让剧烈的心跳平复下来,推开书房门,走向等在前厅的高无庸。那位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脸上挂着惯常的、令人捉摸不透的笑容,但眼神深处似乎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夜色深沉,宫墙巍峨,如同巨兽蛰伏。养心殿内,灯火通明,皇帝萧景琰并未安寝,而是负手站在殿中,面色沉静,看不出喜怒。林相垂手站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如同泥塑木雕。

“臣李默,叩见陛下。”李默依礼参拜,心中飞速盘算着各种可能。

“平身。”皇帝转过身,目光落在李默身上,那目光平静,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仿佛能看透人心,“李爱卿,革新司的核查,进展如何?”声音平淡,如同寻常问询。

“回陛下,严御史等人仍在核查,臣全力配合,一切账目人事,皆可查证。”李默恭敬回答,小心斟酌着措辞。

“嗯。”皇帝不置可否,踱了两步,忽然状似无意地道:“朕听闻,你近日似乎在通过卫尉寺和军中旧部,调阅往年军饷粮草的档案?”

李默心中剧震,如同被一道闪电劈中!没想到皇帝的耳目如此灵通,这么快就知道了!他立刻强迫自己冷静,躬身道:“陛下明鉴。臣确有此意。只因研制火器、规划量产,需核算成本,尤其是物料、人力耗费。臣想着,军械粮饷皆为国用,或可从中借鉴一些成例,以求开源节流,更好地为陛下效力。并未思虑周全,擅自行为,请陛下恕罪。”他将动机引向“核算成本”、“开源节流”,合情合理,希望能打消皇帝的疑虑。

皇帝静静地看着他,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一切伪装,沉默了片刻,才轻飘飘地说出一句话:“哦?仅是为此?朕还以为,李爱卿是对当年旧事,仍耿耿于怀,欲借机查证些什么呢。”

轻飘飘的一句话,却如同九天惊雷在李默耳边炸响!轰得他头皮发麻,几乎无法维持脸上的平静!

皇帝知道了!他或许不知道具体细节,但肯定察觉到了李默在暗中调查父亲李骁的案子!这是警告?还是试探?抑或是……摊牌?

殿内空气瞬间凝滞,仿佛冻结了一般。林相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李默后背瞬间被冷汗浸湿,心脏狂跳,几乎要蹦出胸腔。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承认?还是否认?承认意味着什么?否认又能骗过眼前这位深不可测的帝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