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新司初立风雨骤(2 / 2)

“我知道难度更大。”李默目光深邃,“所以更要小心。可以从外围入手,比如钱庄伙计、粮行雇工的家人,或者他们生意上的竞争对手。必要的时候,”他声音压得更低,几乎微不可闻,“可以动用一些非常规手段,获取账目副本。”为了真相,他不得不游走在规则边缘。

韩震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重重点头:“末将明白!”他深知此事千钧重,心中已开始盘算最可靠的人选和最稳妥的路径。

然而,还没等韩震那边有所进展,一场针对李默本人的风暴,却猝不及防地降临了。

这日朝会,一名御史突然发难,弹劾李默“借开办革新司之便,大肆敛财,苛待匠户,其保密之规形同囚禁,有违仁道,更恐其暗中培育私兵,图谋不轨!”奏疏中罗列了许多“罪证”:如革新司戒备森严如牢狱、匠户不得自由出入、采购款项巨大且账目不清云云,说得有鼻子有眼。

紧接着,又有几名官员出列附和,言辞激烈,仿佛李默已然是国之巨蠹。金銮殿内,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而压抑,无数道目光聚焦在李默身上,有幸灾乐祸,有冷漠旁观,也有隐隐的担忧。

龙椅上的皇帝面无表情,目光扫向李默:“李爱卿,对此,你有何辩解?”他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件寻常公务。

李默出列,神色平静如水。他心中早有预料,甚至奇怪对方的发难来得比想象中稍晚了些。他深吸一口气,将早已准备好的说辞清晰道出:

“陛下,臣之革新司,所研制乃军国重器,关乎边境安危,陛下曾亲口谕令‘一应资源,优先调配’,‘务必保密’。臣制定严规,皆为此故。匠户待遇,远超常例,皆有账可查,何来‘苛待’?其家属安居乐业,亦可证明。所谓‘形同囚禁’,更是无稽之谈,臣只是为避免技术泄露,实行军事化管理而已。至于采购款项,每一笔皆由工部、户部、卫尉寺三方协同审核,账目清晰,何来‘不清’?若陛下有疑,可即刻派员核查!”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带着一丝凛然和不容置疑的力度:“至于‘培育私兵,图谋不轨’?更是滑天下之大稽!臣麾下护卫,皆是为保护火炮技术而设,人数、编制皆符合规制,岂容污蔑!陛下,臣一心扑在火器研制上,只为强军卫国,如今却有小人以此等莫须有之词构陷,寒的不止是臣的心,更是天下欲为国效力之士的心!恳请陛下明察,还臣清白,并严惩诬告之人,以正视听!”

他这番话,有理有据,不卑不亢,最后更是直接反击,将问题提升到了“阻塞言路、寒天下士人之心”的高度,巧妙地将个人委屈转化为对朝廷用人环境的担忧。

龙椅上,皇帝沉吟片刻。他自然知道这是党争攻讦,但也需要平衡。李默需要保,但也不能完全不给言官面子。

“李爱卿之言,不无道理。军械研制,保密自是首要。然,御史风闻奏事,亦是职责所在。”皇帝淡淡道,做出了看似公允的裁决,“此事,便由都察院、工部、户部三部会同,核查革新司账目及用工情况。若李爱卿果真清白,朕自当还你公道;若真有不当之处,亦需改正。至于‘图谋不轨’之说,查无实据,不必再提。”

皇帝各打五十大板,既安抚了攻讦者,也并未真正动摇李默,只是派了核查组,算是给了各方一个交代。

但李默知道,核查组下来,就算查不出问题,也足以恶心人,拖延进度,分散他的精力。这背后,定然是太子一党的手笔,他们无法阻止革新司成立,便用这种手段来捣乱、拖延,甚至若能找到一丝错处,便能无限放大。

退朝后,李默面无表情地走出大殿。身后传来几声压抑的冷笑,如同毒蛇吐信。他心中并无多少愤怒,只有一种冰冷的了然和更加坚定的决心。既然躲不过,那便迎上去。

他抬头望了望天空,京城的天空,总是带着一种压抑的灰蒙蒙的色彩。

风雨欲来,那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他加快脚步,向宫外走去。他要去革新司,技术的研究,一刻也不能停。唯有掌握更强大的力量,才能在这漩涡中立足,才能揭开最终的真相。

与此同时,在一处隐秘的别院,太子萧桓正听着属官的汇报,嘴角噙着一丝冷意。

“核查?呵,慢慢查吧。拖住他的手脚,便是胜利。幽州之功,岂是那么好拿的?还有,‘通汇’那边,手脚干净些,该断的线,立刻断掉!”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狠厉。李默的崛起,已然触碰到他敏感的神经,绝不能再让其顺风顺水。

“是,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