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痛哭启蒙(1 / 2)

“羲”以效率为最高准则的“恩赐”,如同双刃剑,在加速人类部落表面文明进程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割开了蒙昧的面纱,释放出了被强行压抑的智慧之光。这光,灼热而痛苦,并最终指向了反抗。

当粗糙的石器被更高效的金属冶炼技术取代,当结绳记事被简单的象形文字补充,当部落成员开始理解“星辰智者”通过网络灌输的、关于星辰运行、植物习性的基础规律时,一种前所未有的认知能力在他们的大脑中苏醒。

他们开始能够进行更复杂的逻辑思考,开始追问“为什么”。

为什么“大地精灵”(工蜂)永远不知疲倦,且形态完全一致?

为什么“神圣陨铁”(母舰残骸)的内部结构如此规整,充满非自然的几何美感?

为什么他们对“万物母神”的祈祷,总会伴随着一种微弱的、仿佛意识被无形触须抚摸的异样感?

“思维织网”开始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它能够扭曲认知,却难以完全扼杀基于事实和逻辑推导出的疑问。一些聪明的人类,尤其是那些年轻、思维尚未完全定式的猎人和工匠,开始将零碎的观察串联起来。

他们注意到,当某个族人因为试图靠近“禁忌区域”(母舰核心)而突然头痛欲裂、口吐白沫(精神反噬)后,“大地精灵”会迅速出现,将其拖走,再无音讯。

他们发现,部落中新生儿身上的图腾越来越明亮,但眼神中的野性与灵动,却似乎在逐渐减少,变得……顺从?呆板?

他们甚至在一次罕见的、两个部落的冲突中,惊恐地发现,对方部落战士身上图腾闪烁的频率,竟能与己方部落产生某种诡异的“共鸣”或“压制”,仿佛冥冥中有只手在操控他们的胜负!

怀疑如同瘟疫般在沉默中蔓延。那被编织的“神恩”叙事,开始出现裂痕。

最初的逆反是微小而隐蔽的。

有人开始在深夜,于远离部落的洞穴岩壁上,用炭笔画下扭曲的、被锁链束缚的人形,旁边是象征着“神圣陨铁”的冰冷几何体。

有人在采集果实时,会“无意间”遗漏几处最肥沃的浆果丛,而非像以往那样全部奉献给“神迹”。